在肉眼或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血或有血细胞,称为血尿。血尿是一种临床征象,可引起血尿的原因较多,单纯由于剧烈运动引起者,称为运动性血尿。男子发生较多。
(一)症状
运动后即刻出现血尿,其明显程度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有关。出现血尿后若停止运动,则血尿迅速消失,一般不超过三天。
(二)原因
剧烈运动是主要原因,其发病原理目前有下列几种:
1.肾静脉高压。肾周围脂肪组织较少,长时间跑跳时,身体震动可使肾脏下垂,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角度变锐,使静脉血回流受阻,肾静脉压增高,从而导致红细胞渗出。
2.肾缺氧。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肾脏缺血缺氧,同时血液中乳酸含量增高,影响肾小球的正常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加,以致红细胞渗出。
3.肾损伤。运动时腰部的猛烈屈伸或蜷缩体位可使肾脏受到挤压,肾内毛细血管损伤,从而引起肾出血。
4.膀胱损伤。在膀胱排空的情况下跑步,脚落地时的震动使膀胱后壁底部互相触碰,从而致该部位损伤,引起血尿。
(三)救治
应仔细检查鉴别,排除病理性血尿,以免延误诊治。出现肉眼血尿时,不管有无症状均应中止运动,对镜下出现少量红细胞而无症状时,应减少运动量,继续观察。运动性血尿诊断成立后,可以参加训练,但要安排好运动量。
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外伤性血尿,应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一般不能进行正常训练。
(四)预防
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和训练强度,膳食要合理,生活加强营养,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和膳食制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