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尿路结石症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尿路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病因、结石成分和流行病学有显着差异。患者临床病史中多有肾绞痛和血尿,或从尿道排出过结石。查体可发现患侧肾区有叩击痛,或继发感染,积水时叩击痛更明显。尿液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或结晶,尿pH在草酸盐及尿酸盐结石患者常为酸性,磷酸盐结石常为碱性,合并感染时尿中出现脓细胞,尿细菌学培养常为阳性。并发急性感染及感染较重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

尿路结石症属于中医“石淋”、“劳淋”等的范畴,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型、下焦湿热蕴结、脾肾两虚等。配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更好。

【临床研究】

陈氏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尿路结石肾绞痛,基本方为: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0g,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甘草8g,金钱草30g,郁金15g,白花蛇舌草30g。舌苔黄腻者加苍术10g、黄柏10g。小儿剂量酌减。水煎成300ml,真空包装备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1周。结石直径大于0.8cm的,肾绞痛缓解后立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仍继服上述方药,日1剂。服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方药,30分钟内肾绞痛缓解者42例,占70%,1小时内肾绞痛缓解者58例,占96.7%。2小时内肾绞痛全部缓解。46例尿路结石患者在服药后1周内排出结石,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后1个月内结石排尽。临床观察表明,当归芍药散加减方药缓解肾绞痛作用迅速,止痛作用持久,其可以较持久地缓解肾、输尿管痉挛,即缓急止痛并有较好的排石效果。

【病案举例】

1.李某某,女,28岁,农民,2003年3月6日诊。妊娠3个月,突发右下腹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欲解大便而不能,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滑。B超提示右输尿管结石(1.0cm×0.6cm)并有肾轻度积水。考虑妊娠3个月,用药甚为棘手,初用氨苄青霉素静滴,肌内注射黄体酮治疗2天,疼痛仍未缓解。乃用上述方药3剂,每日1剂。服1剂疼痛即未作,服至第3天排出结石1枚。半年后顺产一男婴,母子安康。

按:案中结石证为妊娠尿路结石,用药难免有所顾忌,陈氏选仲景专治妇人肝脾不调腹痛之方,其势缓,其效着,无明显毒副作用。尿路结石属中医学“石淋”范畴,以排石为要陈氏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尿路结石肾绞痛,方中加郁金加强其疏肝调肝作用,加金钱草利尿通淋排石,加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以防尿路感染,加甘草与白芍相合,缓急止痛,治疗尿路结石肾绞痛具有显着疗效。

2.翟某,女,80岁,2000年1月20日初诊。小腹疼痛,痛引尿道及腹部已1个月。精神一般,食欲差,腰困尿急,大便正常,舌暗红、苔白腻略黄,脉弦。化验尿常规,潜血(++),红细胞(+),B超检查示: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上段有一0.8cm结石。

西医诊断:输尿管结石。

中医诊断:石淋。

辨证:湿热蕴结成石、气滞血瘀。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味。

当归、赤芍、川芎、泽泻、海金沙、鸡内金、补骨脂、核桃肉各9g,金钱草、石韦各30g,白芍18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0余剂,腹痛腰困消失,结石排出。B超左肾肾积水消失,后以知柏地黄丸巩固治疗,随访5年,未复发。

按:结石症属于湿热蕴结成石,阻于尿道,阻碍气血运行致腹痛,尿急,案中患者年事已高,肾气亏虚,故以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金钱草、海金沙、石韦、鸡内金清热利湿排石,增补骨脂、核桃肉益补肾,故气血通畅,石出痛止。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