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又称早秃,一般先从两额角前额和头顶中间开始,继而弥漫于整个头顶。主要发生于男性青年,与人体的内分泌功能、精神状态、遗传以及某些药物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患者头皮脂肪过量溢出,导致头皮油腻,并散发臭味;伴有炎症时出现头皮搔痒。
脂溢性脱发中医称为“柱发癣”、“虫蛀脱发”,由于湿热侵袭肌肤,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利使毛根不固形成脱发,中医辨证分为为:脾胃湿热型、血虚风燥型等。
【病案举例】
李某,男,28岁,于1993年11月28日初诊。近2年头顶部毛发脱落,伴瘙痒多屑。几乎需要天天洗头,否则就奇痒难忍、诊查:头顶部毛发稀疏,有细碎糠状脱屑,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滑。
西医诊断:脂溢性脱发
中医诊断:发蛀脱发。
辨证:脾虚湿盛、血虚风燥、毛发失养。
治法:健脾除湿、养血生发。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味。
当归、赤白芍、川芎、炒白术、泽泻各10g,茯苓、首乌、白鲜皮各15g,生薏苡仁、车前子(包)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方14剂,头皮痒及脱屑减轻,头油及脱发减少。再服14剂,头皮痛痒基本消失,已无明显脱发。后改用养血生发胶囊以巩固疗效按:脂溢性脱发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湿蕴化热,湿热蕴结,脉络瘀阻,毛根不固而脱发,治以利水渗湿,养血生发,故予当归芍药散加减,利湿和血,加首乌、生薏仁、车前子以增强利湿化浊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健脾除湿、养血生发之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