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诀】蓖麻子辛,吸出滞物”,涂顶肠收,涂足胎出。
【评注】蓖麻子味辛,能润下通滞,导有形积滞外出,用治大便燥结之证。
注:①滞物:指燥结于肠中之大便。
蓖麻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别名蓖麻仁。味甘、辛,性平。有毒。归大肠、肺经。功能消肿拔毒,泻下通滞。本品善走善散,能追脓取毒,拔毒外出,又能除有形之滞物,可治痈疽肿毒、瘰疬、疥癣及大便燥结等。古人有将其研烂涂在头顶部,可治脱肛和子宫下垂;捣烂涂敷于足心,可治难产及胎衣不下。近代已不多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脂肪油、蓖麻碱、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碱性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等成分。
2.药理作用具有泻下作用,对小肠有刺激性,引起肠蠕动增强,且作为泻剂是比较安全的。
【应用】
1.痈疽疔疮,水火烫伤本品功可消肿拔毒,可用治痈疽肿毒初起、乳痈及瘰疬未成脓者、臁疮久不收口等,可去壳取仁和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亦可配伍松香、巴豆、乳香、没药等捶捣成膏药外贴;用治水火烫伤,可与蛤粉研膏调涂。
2.大便秘结本品富含油脂,人大肠经,可润滑大肠而起泻下通便之效,用治肠燥便秘,可单用本品炒熟内服。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常用本品捣烂敷百会穴。
【用法用量】内服,炒熟研末,5~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本品有毒,生品不宜服用,炒熟后可使其所含蓖麻毒蛋白破坏,毒性减低。孕妇及大便滑泄者应忌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