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的偏方与民间单方大全

养生之家导读:民间百草良方,其来源不为人知,只是在民间流传。那么败酱草的偏方与民间单方大全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别名】假贾菜、野苦贾、山苦贾。

【生长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左右。根茎粗状,横卧或斜上,有特殊臭气。茎直立,节间很长,上部光滑,下部有倒生的粗毛。基生叶丛生,卵状披针形,先端尖,边缘有粗锯齿,平滑或有白粗毛,叶柄长;茎上叶对生,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5~11个,顶端裂片较大,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锐尖,以下逐渐变小,裂片边缘有粗锯齿,无毛或披白色刚毛,叶柄短。秋末开花,头状花序排成圆锥花丛,全为舌状花,黄色。8~10月结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白色。秋季可采全草。

【分布地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要生长在山坡、草地和路旁。

【药性功用】味苦,性寒,无毒。清热解毒。

【灵验偏方】

偏方一:

方剂:鲜败酱草适量。

用法:洗净挤汁,贮瓶备用(当天用,当天取汁)。1周岁以内患儿,每次口服2毫升;1~2岁小儿,每次服3毫升,每天2次。可加少许红糖以调味。

主治:婴幼儿腹泻。偏方二:

方剂:败酱30克,苡米30克,红藤30克,制附子6克。

用法:水煎50分钟,分2次服。每日1剂。

主治:慢性或亚急性阑尾炎。

偏方三:

方剂:鲜白花败酱草50克。

用法:加生石膏10克,两药相合捣碎,再加鸡蛋清调匀。外敷患处,用敷料包扎,每天换药1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偏方四:

方剂:鲜败酱20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主治:淋巴管炎。

偏方五:

方剂:鲜败酱草40~80克。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同时水煎熏洗患处,每天2~3次。

主治:各种肛门疾患。

偏方六:

方剂:鲜败酱30克,鲜大飞扬草30克,鲜车前草2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主治:细菌性痢疾。

偏方七:

方剂:败酱草50克。

用法:加水20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取汁。分4次内服,每6小时服1次。另取败酱草100克,加水20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待温。分2次冲洗前阴,每天1剂。

主治:淋病。

偏方八:

方剂:鲜败酱10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主治:痈疽肿毒。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