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凉,清热解毒,行瘀排脓,
肠痈肺痈,凡属内痈,均可应用。
(一)传统用法
败酱草性微寒,味苦、辛,人胃、大肠、肝经。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既能解毒排脓,又能活血消痈,为治内痈之要药。痈肿疮毒,血瘀腹痛亦可配伍应用。
1。肠痈、肺痈如配附子、薏苡仁,可治肠痈有脓;若配苇茎、黄芩等,可治肺痈咳吐脓血。
2.痈肿疮毒常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配伍。
3.血瘀腹痛产后腹痛如锥刺者,单独以败酱草煎服有效。但产后失血过多之血虚者忌用。
民间尚有用本品治痢疾、黄疸等病症。
(二)用量标准
煎服6~15克,外用适量。
(三)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
(四)名医绝招
蔡小荪(上海一医院主任医师)
败酱草配伍用量为15~30克。
治盆腔炎,以败酱草配红藤各20~30克。
治流产、产后发热、产后腹痛,均为感染性者,以败酱草配红藤、金银花各30克,蒲公英15克,牡丹皮10克。
治不孕兼有湿热瘀滞者,以败酱草配鸭跖草各20克,茯苓12克,桂枝2.5克,柴胡4.5克,赤芍、牡丹皮、川楝子、延胡索、怀牛膝各9克,红藤15克。
毕庚年(河北医大主任医师)
凡术后有腹腔感染,脉数,苔黄,余热未清者,必用败酱草。本品有消炎、解凝、排脓、去瘀作用。治疗腹腔残余炎症效果特好。
以败酱草配蒲公英、川楝子、连翘、枳壳、金银花。
张瑞霞(陕西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败酱草可促进肝细胞再生,有降酶保肝作用。临床常用于各种肝炎引起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而且反跳率小于五味子,以败酱草配红藤各15克,金钱草、蒲公英各30克。
谢宝慈(福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败酱草配合其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肠炎,效果良好,以败酱草配山药、槐花、金银花各9克,黄柏、川黄连、蒲公英、木香(后下)、枳壳各6克,甘草3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