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与方法、经验

养生之家导读:当代中医专科专病治验精华对十几种重大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那么扶正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与方法、经验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术内容】

采用扶正解毒汤治处方:①蒲公英30g,生黄芪30g,党参15g,生白术10g,茯苓15g,半边莲15g,丹参15g,红花5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6g,茵陈15g,虎杖15g。②随加减:肝胆湿热者,去黄芪党参,加土茯苓15g,龙胆草10g;肝郁脾虚者,去蒲公英,加砂仁3g,淮山药15g,炒木香6g;肝肾阴虚者,去黄芪,加女贞子12g,旱莲草10g,生地黄20g;气血瘀滞者,加三棱10g,莪术10g,当归10g;脾肾两虚者,加仙茅6g,仙灵脾15g,淮山药30g。③用法:1剂/天,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3个疗程患者于1个月左右,复查肝功能两对半。

【临床疗效】=

治疗后ALT 31.30±23.25, AST 25.18±6.37, TB iL 16.58±6.01, GGT 22.21±18.27, ALP 78.28±21.07。

【治验点评】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较复杂,但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湿热疫毒的持续感染是其病理因素,正气不足是其病理基础,瘀血阻滞是其病理产物,三者互为因果,故病情持续,迁延难愈。湿热疫毒内侵肝胆,肝胆疏泄失常,郁于肝胆,滞留脾胃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久则形成正虚邪恋;肝气不疏,则易犯脾胃,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邪热内郁于肝,易灼伤肾之阴,同时脾虚不运,久之肝血不足,致肝肾亏虚;肝失疏泄,久则气滞血瘀。故慢性乙肝多见湿热余邪内阻,同时兼夹脾虚气弱,肝肾亏虚,肝脾气滞,湿瘀阻络等表现。临床观察表明,扶正解毒汤具有扶正祛邪之功效,方中党参补气健脾,能调整提高机体免疫和解毒功能;虎杖、百花蛇舌草解毒化瘀,抑制病毒复制,清除体内湿热疫毒之邪;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产生,恢复脾脏产生IL-2的能力;茯苓具有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促进肝内纤维组织重吸收;女贞子补益肝肾,能减轻线粒体和内质网变性并加强肝脏解毒;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诸药共奏扶正解毒之效。本方祛邪与扶正并施,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滞邪,开郁而不化热,刚柔相济,相得益彰,故湿除毒解,瘀血可消,脾气健运,邪祛正安,证明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通过应用中医药可以达到调节宿主免疫功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损伤, 促进HBeAg转阴的作用。总之,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较复杂,但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湿热疫毒的持续感染是其病理因素,扶正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