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1)中医治疗:①肝胆湿热型。用茵陈蒿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茵陈30g,山栀子、大黄、黄芩各9g,龙胆草6g,泽泻12g,车前草15g,云茯苓15g,丹参15g,甘草5g,1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②肝郁脾虚型。用茵陈五苓散合逍遥散加减:茵陈30g,黄芪30g,柴胡12g,泽泻9g,白术12g,茯苓12g,白芍12g,当归12g,生姜3片,大枣12枚,1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
(2)配合干扰素5mg肌肉注射,第1个月1天1次,第2个月~6个月2天1次。
【临床疗效】
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治验点评】
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但迄今为止,对乙肝病毒还没有一种可靠的治疗药物。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乙型肝炎一线有效药物,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但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探索更适用于临床治疗的方法是一项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学“黄疸”“胁痛”的范畴,湿热邪毒侵袭,居肝络,蕴结不解,肝气郁结,日久导致正虚脾困,瘀血阻络,临床治疗当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为主方。以茵陈为君药,清利湿热退黄疸;湿热偏盛配山栀子、大黄、龙胆草、黄芩以热利湿泻火解毒,以泽泻、车前草利水渗湿。肝郁脾虚者以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当归柔肝养血,黄芪、白术、云茯苓、大枣、甘草健脾祛湿。结果表明,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减轻患者症状,并能减少干扰素治疗的副作用,加速黄疸消退,促进肝细胞修复,明显改善肝功能,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较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