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①过敏免疫因素:过敏体质者的体内IgA含量较常人低,体内IgA是机体黏膜抵抗感染的重要物质。过敏体质者因支气管黏膜IgA不足,防御功能弱,变应原易于侵入机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分泌亢进,使支气管腔狭窄,通气障碍,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②神经因素:支气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的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哮喘。而且夜间大脑皮层的生理作用减低,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对占优势,所以支气管哮喘病员在夜间往往病情加甚。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外因诱发内因伏痰,痰阻气道所致。其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肺气不足,卫外之阳不能充实腠理,故易为外邪所侵;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积湿蒸痰,上贮于肺,肾阳虚亏,不能蒸化水液,也能使水湿蕴成痰。
【病案举例】
于某,女,11岁,初诊1992年5月6日。主诉:气急、胸闷、咳嗽20天,加剧3天。咳吐白色黏液痰。气急,咳嗽以夜间为甚,不能平卧已3天,自汗出。有哮喘史9年,频发,每月3~5次。体检:端坐呼吸,口唇紫绀,两肺呼吸音粗,布满哮鸣音,双下肢无浮肿,舌苔白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RBC4.8×10/l,hb53g/l,wbc7.510°/L,N0.64,L0.30.诊断:支气管哮喘。处理:5%g750ml加山菪碱针8mg,地塞米松针5mg,洁霉素针1.2g静脉滴注2天5月8日复诊:气急、胸闷已缓,咳嗽仍较甚,听诊两肺呼吸音仍较粗,哮鸣音已明显减少。处理:转移因子1U×10支,每周2次穴位注射,山莨菪碱片5mg,扑尔敏4mg,泼尼松5mg,各2/3片,1日2次口服5天。
5月13日三诊:除下半夜仍有轻度咳喘外,余均正常。处理:上3种口服药改为临睡前各2/3片口服,同时加服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至转移因子穴位注射完成全部药物停止为1个疗程。多年哮喘痼疾一去不归,直至今日身体健康,正常学习和体育活动等
。
按党参补气健脾养胃,白术苦温健脾燥温,茯苓健脾除湿化痰,加炙甘草四药合用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脾胃运化正常,则不能积湿成痰,陈皮、制半夏祛痰降逆;木香、砂仁温健脾阳,佐四君子汤使脾胃,,
之气更健旺;熟地、淮山药滋肾补脾益精。肾精足,肾气旺,则肾纳气功能正常而不作喘也。芍药酸苦微寒,养阴养血,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阴液恢复,筋脉得养,支气管平滑肌紧张消除,哮喘也得以缓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