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妊娠呕吐(妊娠恶阻)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少数孕妇呕吐现象严重且持久,病案举例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孕妇在怀孕6周左右出现厌食、清晨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一般至12周逐渐消失。但少数孕妇呕吐现象严重且持久,不能进食,致水、电解质失衡,营养障碍,体重下降,甚至严重脱水,危及生命,称妊娠呕吐。妊娠呕吐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水平高低有关。葡萄胎、多胎妊娠孕妇体内HCG显著升高,其反应较重,而正常妊娠呕吐的发生与好转,恰与孕妇体内HCG水平上升与下降相吻合。此外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精神过度紧张和抑郁的孕妇,也较多见。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致使丘脑下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中医学称本病为“恶阻”,多系孕后聚养胎,冲脉之气较盛,胃失和降所致。

【临床应用】

1.刘炳辉治疗34例门诊患者,其中,脾胃虚弱型26例,脾胃不和型8例。治疗方法:木香、砂仁、陈皮、半夏、生晒参、茯苓、白术、甘草,有热邪者加黄芩,肝气不舒者加柴胡、香附。其中重症可用伏龙肝煎水,后用其再煎药。治疗结果:脾胃虚弱治愈25例,好转1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肝胃不和治愈5例,好转3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按妊娠恶阻是因胎而致病。受孕后,冲脉之气上逆,脾胃虚弱加肝气横侮中土,胃失和降,随冲气上逆而呕吐、恶心由于中虚运化失司,水湿每易停聚为痰饮,所以又多加痰浊之证。病机在于肝郁犯胃,胃气上逆。香砂六君子汤有生晒参、白术、炙甘草等补中益气,半夏、陈皮化痰降逆止呕。有肝郁者加柴胡、香附;有热者加黄芩清热安胎。

本方经调整后,既能健脾胃,又能舒肝降逆,用以治疗妊娠恶阻确能切中病机,药证合拍,取得较好疗效。

2.廖满林治疗36例妊娠恶阻患者。临床见症:孕后见恶心呕吐频繁,进食即吐,以致不敢进食。由于进食艰难,故见倦怠、身体衰弱、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疗方法: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人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5g,陈皮10g,法半夏12g,木香5g,砂仁5g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病情严重者每日2剂。随症加减:恶心呕吐较甚者加白蔻仁5g,生姜5片,兼有热者加黄芩5g,竹茹10g,腰部酸痛者加杜仲15g,川续断15g;腹部胀满甚者加枳壳10g(方人参可用党参代替)。治疗结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呕吐完全停止,并可进食,随访一个月无复发者)共29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间或有轻微呕吐,但仍可勉强进食者)共6例;无效(服药1周,症状无明显好转者)1例。一般治疗1~3天,恶心呕吐减少,并稍能进食。治疗3~6天,呕吐基本停止,并能进食。此病例中仅有2例复发,再服药即可愈。

按妊娠恶阻是孕妇的常见病。因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严重影响孕妇身心健康及胎儿发育,甚则危及生命妊娠恶阻的发生是脾胃虚弱、胎气上逆所致。脾胃虚弱是妊娠恶阻的主要原因。香砂六君子汤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降逆,主治脾胃气虚、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疼痛呕吐等症。笔者用此方来治疗妊娠恶阻,是以本病乃由于脾胃虚弱而致胎气上逆这一病因病机为依据。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胎气上逆犯胃、脾胃虚弱不和故厌食呕吐。以六君子汤加砂仁、白蔻仁既健脾和胃止呕又顺气安胎。加杜仲、川续断更可加强补肾安胎之力。胎得安而胎气不上逆,脾胃亦少受攻伐。故香砂六君子汤用于治疗妊娠恶阻,正好切中了本病脾胃虚弱、胎气上逆这一发病原因与机制,从而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病案举例】

1.马某,女,24岁。妊娠2个半月(孕2,流1),因先兆流产人,,

院治疗10天,出血停止3天。昨起共呕10次伴吐清涎。诊见:面色晄白,形体消瘦,爪甲及唇色淡,神疲头晕,形瘦,纳差,舌淡、苔白,脉细滑。证属脾虚血亏,治宜健脾和胃,止呕安胎,遂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党参、黄芪、熟地、桑寄生各20g,川续断、杜仲各15g,腰酸减,呕吐止,偶有恶心,头晕,眼花,再服上方3剂,诸症消失。

按妊娠恶阻多发生在受孕初期,阴血聚以养胎,致使偏盛的冲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呕吐。香砂六君子汤以四君子汤健脾胃,调中气,陈皮、木香、砂仁、法半夏理气行滞、降逆止呕,全方共奏补脾胃之阴,降上逆之气的功效。本例患者乃因气血虚弱,致胎元不固而胎漏初痊,复患恶阻,此为脾胃久虚气血不足之故,因而在补益气血,行气降逆的同时,加川续断、杜仲固肾安胎标本同治,则中阳振而呕逆止,气血充而胎自安。

2.韩某,女,28岁,河北省人,职工医院护士,1963年1月4日初诊。主诉:停经3月,呕吐已月余,曾经治疗不效,现下午呕吐尤甚,不能纳谷,头晕,四肢无力,腰、腹疼痛,并有下坠感,大便二日一次,量少。检查:脉来细滑,苔薄,面色较黄。诊断为妊娠恶阻,系因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之故。拟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姜夏9g,陈皮6g,木香4.5g,白4.5g,甘草5g,千姜4.5g。注:砂仁、生姜缺,故以白蔻、干姜代。上药煎水,频频呷服。2剂后,呕吐减轻,食欲渐思,精神渐振,腰腹已无下坠感,惟药后有口干唇燥反应,仍用原方,姜半夏改为6g,干姜改用3g,再服两剂全愈。

按恶阻的原因虽多,但在临床上脾胃虚弱较为常见主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偏于寒者加干姜,偏于热者加竹茹,屡试屡验,一般1剂即可全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