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痿证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病案举例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临床应用】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

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躄”之称。西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痿证”的范围,“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

【病案举例】

余某,女,42岁。1周前于田间劳动淋雨后,出现头痛,恶寒发热,遍体关节酸胀疼痛,身重困倦。当地医生诊为外感风寒夹湿,予服荆防败毒散3剂,表证已解,继则双下肢痿软无力,步履艰难,懒于动作,特来医院作进一步诊治。经检查胸片提示:陈旧性肺结核(右上肺)。三大常规、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检查,除血沉稍快、红细胞偏低外,其余皆正常。症见:除上症外,口干渴而不欲饮,脘腹胀满不舒,不思饮食,思睡,精神不振,大便溏薄,小便灼热,舌偏红、苔薄白,脉濡细略数。辨证: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寒湿中阻,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谷精微来源匮乏,无以充养肢体。拟诊:痿证。经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训,故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木香9g,砂仁8g(后下),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2g,甘草5g,法半夏10g,陈皮8g,秦艽12g,薏苡仁30g.2剂后,自觉病情有所好转,饮食增加,精神转佳,关节疼痛有所减轻,但接服2剂后,脘腹胀满虽较缓解,而下肢痿软无力反较前有所加重,连站立都自感吃力,且全身酸软不适,汗出溱溱,微寒蜷卧,声低息短,遂致卧床不起,经管医生特邀请会诊。会诊认为痿证诊断是正确的。但在病机与治疗上有2种不同的观点和治疗方案。一是认同原来的辨证和治疗,建议在香砂六君汤的基础上,增加温中燥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药物,如补骨脂、杜仲、怀牛膝、桑寄生等;一是认为,病人曾患右上肺陈旧性肺结核,阴虚内热的体质可知,虽有脾胃虚弱、寒湿中阻的情况,但经服上述温燥药后,可能进一步损伤阴津,肢体筋骨得不到滋润濡养,治宜清肺、润燥生津养液,用生地、麦冬、玄参、金银花、菊花之类。由于初服香砂六君汤加味有效,于是经管医生仍以第1种观点处方:木香g,砂仁8g(后下),党参15g,白术10g,陈皮8g,法半夏9g,茯苓10g,甘草5g,补骨脂10g,杜仲12g,川牛膝12g,桑寄生15g。服1剂后病情越发加重,除原有症状外,增见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大便干结、小便黄灼,舌红苔少而干,脉濡细而数,伤阴之象更趋明显。于是改从第2种观点,用《辨证奇闻》之“生津起痿汤”治之:玄参60g,生地黄60g,麦冬60g,金银花60g,菊花60g,川贝母30g(研末分冲)。2剂药后,病情迅速好转,症状显著减轻,全身舒适,精神振作,能起床站立、步行,舌转润,脉细濡而略数。照原方续服2剂,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