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生黄芪30g,生地黄、熟地黄各30g,葛根15g,丹参30g,桂枝20g,制附片10g,茯苓30g,牡丹皮20g,泽泻10g,山药10g,五味子10g,桑寄生30g,鸡血藤30g,淫羊藿12g,菟丝子30g,枸杞子10g,菊花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益气温阳,补肾活血。主治糖尿病。
【医案】王某,男,20岁,1981年1月22日初诊。多饮、多尿、多食1年余,未予重视。3个月前因头晕来我院急诊,查血糖39.5毫摩尔/升,尿糖(++++),酮体强阳性,诊为糖尿病酮症。即用胰岛素治疗,每日60U病情未能控制,患者经常出现酮体,身体极度虚弱。症见:饥饿感强,食控350克,口微渴(日饮水1500毫升),乏力,气短,自汗,唇暗,舌紫、舌下静脉青紫,苔白微腻。中医辨证:阴阳两虚兼血瘀型。初服益气养阴药2个月,疗效不明显。现症:畏寒肢冷,余症同前。
用上方2周后四肢转温,舌瘀之象亦轻,尿酮体阴性,24小时尿糖定量<12.5克。原方加水蛭15g,五加皮15g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继服2周后24小时尿糖微量。后仍以降糖活血方为主加减治疗1年余,逐渐将胰岛素减量至停用,血糖、尿糖正常,余证皆除。现已参加工作。
【按语】本例患者中医辨证为阴阳两虚,瘀血阻滞,治宜温阳育阴,补肾活血。但初诊时仅予益气养阴治疗,因药证不符,故疗效不佳。后改为益气温阳,补肾活血治疗,以金匮肾气丸合降糖活血方加减,取得满意疗效。不仅使临床诸症明显改善,而且原用的胰岛素渐减,以至完全停掉并且使血糖、尿糖满意控制。说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就必须准确地辨证。中医在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时,十分强调辨证论治。血瘀为主者应活血化瘀;气虚血瘀者应益气活血,气滞血瘀者应理气活血;气阴两虚,破血内阻者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阴阳两虚瘀血阻滞者应温阳育阴,兼予活血。
【方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