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医学上称为“荨麻疹”荨麻疹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有:昆虫叮咬;冷、热、风、光等的物理刺激;花粉等过敏;食人鱼、虾、蟹等腥荤“发物”;注射血清制品、青霉素等药物;病灶感染或肠寄生虫感染产生的毒素物质刺激等。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代谢障碍神经精神创作等也可引起荨麻疹。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起病突然,全身泛发大小不一的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淡红或苍白,周围有红晕,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可陆续发生,此起彼伏,一天内可发作多次。有的可见口唇、咽喉水肿,腹痛,恶心呕吐,自觉烦躁不安、心慌。还有的妇女,往往在月经来潮前呈周期性发作荨麻疹属过敏性皮肤病,一般经1~2周可望治愈。若不能有效地排除发病原因,恰当地医治,往往会变成慢性荨麻疹。慢性者可反复发作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瘙痒难忍荨麻疹的治疗中医多采用内治法,基本治疗原则包括祛风散寒、除湿、止痒。
根据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理常在处方中配伍养血滋阴的中药。
寒冷性荨麻疹多在秋冬季节发病,常发于对冷刺激过敏者。特点:发热、恶寒、无汗,遇冷加重,风团为淡红色或淡白色,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疏风散寒、训和营卫,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药如桂枝8克、白芍5克、生姜5克、大枣4枚、杏仁24枚、麻黄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反复发作者用玉屏风散加减以固元培本,药如:黄芪18克、白术12克、防风9克桂枝6克、制附子3克、甘草5克,水煎内服,每日1剂。
急性荨麻疹此证大多属风热型,表现为泛发风团、口干怕热、心烦不安脉浮、舌苔黄白。无论病因何在,“急则治其标”,均可选用下列方剂:(1)荆芥10克、防风10克、紫草30克、黄芪3克、苦参20克、地肤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2)麻黄10克、蝉蜕10克、连翘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鲜皮20克,水煎服。
(3)荆芥9克、防风9克、蝉衣6克、连翘12克生石膏45克苦参9克、白鲜皮9克、升麻3克、甘草6克、黄芩6克。12剂有效,再用数剂可痊愈。
慢性荨麻疹多责之于血虚风燥。药用:生地20克首乌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防风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荆芥10克、人参叶30克,水煎服,每日1剂,5~7日为一疗程。
荨麻疹外治可用1%薄荷油或樟脑、炉甘石洗剂涂擦或香樟木、蚕砂各3060克煎汤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