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加减治前列腺增生症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金匮肾气丸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又称良性前列腺增生,也称前列腺肥大,是一种因前列腺明显增大而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以进行性尿频,小便不利,滴沥不净,甚则点滴而出或闭塞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癃闭”“精癃”范畴。

【临床应用】

赵氏近年用温补肾阳法治疗前列腺肥大患者19例。年龄最小59岁,最大83岁。平均71.3岁,病程1~20年,夜尿7~8次。经前列腺B超诊断验证,轻度肥大者16例,中度肥大者3例。因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肾阳虚型,故投以金匮肾气丸治疗。蜜丸:1次1丸,2~3次/天;水丸:1次6g,2次/天,早晚空腹服,20天为1疗程。结果:19例患者服药1个疗程左右,临床症状均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5例服药2个疗程,7例服药2~3个疗程,6例服药4~6个疗程后,夜尿次数减少到1~2次;1例服药7个疗程后,夜尿次数减少到2~3次;腰以下冷感皆消失,尿不净感均明显减轻。此丸对病机为肾阳虚型的前列腺肥大患者有明显疗效,对夜尿次数多者疗效更佳。但不能用于所有前列腺肥大患者,而应辨证分析,对症下药。

【病案举例】

1.张某,男,65岁,1998年9月24日初诊。小便涩滞不畅3年。3年来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未予治疗,后渐至小便涩滞不畅,尿后余沥不尽,伴小腹胀满,腰腿酸软,喜暖,下肢发凉。B超检查示:前列腺增生。诊见:形体稍丰,穿衣较厚,舌淡红、苔白腻而润,脉弦缓。证属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治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4g,牡丹皮、茯苓、泽泻各10g,附子、桂枝6g,山茱萸、山药、穿山甲、车前子、菟丝子、巴戟天各12g。每天1剂,水煎服。服5剂,小便较前畅通,余症均减。效不更方,继用上方加黄芪30g。服20剂,小便通畅,诸症消失。嘱其常服金匮肾气丸1年巩固疗效,复查B超前列腺大小恢复正常。5

2.李某,男,65岁。自诉:腰痛,腹闷胀,小便点滴不畅,欲解不出,余沥不尽,频频登厕,昼夜达30余次,终日在家,不敢外出。B超检查为前列腺增生症,因恐惧手术,遂前来中医治疗。症见:形体肥胖,面色无华,舌质淡,舌边齿印、苔薄,脉虚大无力。脉症互参,拟诊为肾气不足,真元亏损。盖肾气虚则收摄无力故尿频,余沥不尽;气虚则血行不畅,瘀血内阻。因而前列腺增生,治当温阳补肾,佐以益气活血,方以金匮肾气汤合桃仁承气方,嘱进3剂。二诊:遂仍守前方,前后诊治15次,服药40余剂,症状完全消除

3.王某,男性,72岁,1993年11月4日初诊。患者诉小便迟滞不爽,淋涩不适3年,加重月余。每次小便必须鼓腹加力方可淋沥而下,有时尚伴尿道刺痛,冷天尤为明显。1个月前于某市医院行B超等检查,诊为前列腺增生,屡用抗生素及中药八正散、猪苓汤等,症状反而加重。诊见面黑,下睑虚浮,四肢清冷,小便不黄不热,大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此为肾气亏虚,州都气化不利。予金匮肾气丸10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服药3日后小便即感爽快,5日后其病若失,复予10丸巩固疗效,次年春随访未复发

4.患者,男,70岁,1993年6月8日诊。患者因小便不畅,余沥未尽5个月,以“淋证”收入院。证见面色无华,发白稀疏,步履不稳,小便频繁,点滴不畅,排出无力,畏寒,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迟弱。尿常规正常。B超提示:前列腺4.5cm×4.5cm×5cm大小,膀胱内残余尿约80ml。证属“癃闭”,肾阳虚衰型。治宜温阳益气,补肾利尿,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味:丹皮15g,茯苓20g,山药15g,泽泻15g,熟地25g,山萸肉10g,肉桂5g,炮附子5g,苡仁30g,每日1剂,分3次服用,连服7剂。1周后复诊,小便频数好转,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均有轻减,舌质淡、苔白,效不更方,再服7剂。三诊患者面色红润,步履稳健,小便通畅,腰膝酸软、喜暖怕寒等症消除。B超复查:前列腺3.0cm×3.5cm×3.5cm,膀胱内无残尿。

【讨论】

前列腺肥大,按其症状,当属中医的“癃闭”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家就对“癃闭”有一定认识。《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张氏医通》中则将癃”

与“闭”作了区分:“闭癃者,合而言之,一病也;分而言之,有暴久之殊。盖闭者,暴病,为溺点滴不出,俗名小便不通是也。

癃者,久病,为溺癃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必须通过下焦阳气的气化才能变为尿液排出体外。若膀胱气化不力,就可出现小便不利、尿频或小便失禁等症状。癃闭的病变部位虽在膀胱,但它的发生与肾有直接关系。肾为先天之本,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主要是靠肾气来完成的,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有助膀胱气化津液和主宰膀胱开阖以约束尿液的作用。老年男性易患此病的原因在于,人到老年以后,肾气自衰,阳气不足,气不摄纳。除了小便的改变外,往往还伴有腰以下有冷感、腰膝无力、舌淡、脉虚弱等症状,这都是肾阳虚的表现。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应采取补益肾气,温补肾阳的治法。肾气得补,膀胱自强,诸症不复见。但补阳之药每多辛燥,容易燥伤肾阴,故补阳之中,还应兼以补阴,以便阴阳相互为用,协调平衡。临证应用该方有三种情况:一是肾阴亏虚日久,阳虚证不明显,服补肾阳药不效,本方用附子、肉桂各1~3g,引火归元;二是肾阴亏虚,阴损及阳。有明显的阳虚证,附子用3~6g,桂枝易肉桂3~6g;三是肾阳不足,阴寒内盛之水肿、痰饮等证,附子、桂枝用量宜10~15g,但附子宜久煎以减毒性。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