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内分泌疾病。甲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约占90%以上,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的某些原因使甲状腺组织发育不良、破坏、萎缩、酶代谢障碍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后者系继发于垂体或下丘脑而致甲状腺分泌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畏寒、少汗、动作缓慢、精神萎靡、肌肉无力、嗜睡、性功能减退等为主要症状,严重的表现为黏液性水肿。其症状表现视发病年龄、病程长短及
病程严重程度而有不同,如功能减退起于胎儿期或出生不久的新生儿,称为呆小症;如始于发育前儿童期称为幼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功能始于成年期称为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根据临床特点,本病属中医“虚劳,“水肿”“五迟”等范畴。
【临床应用】
周文献等37用加味金匮肾气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本组34例患者均检测T3、T4,其中T3、T4均降低者30例;T4降低,T3正常4例。34例均符合原发性甲减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金匮肾气丸为基本方,药用:制附片10g,肉桂10g,山萸肉10g,山药3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6g,巴戟天10g,补骨脂10g,淫羊藿10g,当归10g,炙甘草6g反应呆钝者加郁金、石菖蒲各10g;胸闷、心包积液者加葶苈子15g,大枣10g;厌食消瘦者加陈皮10g,砂仁10g。甲状腺片30mg/日,原服用甲状腺片者,剂量减半,再逐渐减至30mg/日,2个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4%。
【病案举例】
1.高某,男,46岁。患者5年前患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曾用激素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3月后出现畏寒怕冷,疲乏嗜睡,少气懒言,周身虚肿。用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甲状腺片用量为160mg/日,诱发心绞痛频繁发作,伴多源性室内早搏。
症见:畏寒肢冷,肌肤蜡黄,乏力嗜睡,反应呆钝,心胸满闷,食少腹胀,皮肤粗糙如鳞甲,毛发脱落,舌紫苔白,脉沉微而结。T30.37nmol/L,T443.6nmol/L,TsH84nmol/L,胆固醇18.4mmol/L,甘油三酯3.27mmol/L。心电图:广泛心肌缺血。
西医诊断:甲减合并冠心病。中医辨证:脾肾阳虚,气虚血瘀。
治疗:补肾温阳,益气活血。方用加味金匮肾气汤加郁金、石菖蒲各10g,每日1剂;甲状腺素片减为80mg/日。1月后诸症缓解。随证加减,2日服用1剂,甲状腺素片再减量30mg/日维持治疗,再治1个月,病情稳定,未再出现心绞痛和心律失常,T3T4基本恢复正常,获显效37
2.邹某,女,33岁。自诉:头晕、耳鸣、肢体乏力,神疲困倦,终日嗜睡,纳少怕冷,记忆力明显下降,头发稀疏,月经停闭。经省级医院各项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服药数月未效,经人介绍,前来求治。证见:面色无华,形寒肢凉,头发稀疏,舌质淡红,舌苔稍白厚,脉弦缓,血压10.64/7.98kPa脉症互参,诊为脾肾阳虚,命火不足,治当温补脾肾。以金匮肾气汤,增入六君子方,嘱进7剂。次诊:药后神较前振,纳亦有味,恶风怕冷现象已消,前后守方加减15次,服药90余剂,月事来潮,毛发重生,症状次第消失而愈
【讨论】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系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造成的全身性内分泌疾病。过去单纯口服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虽然病情多能缓解,但疗程长,替代剂量大,维持量至少在60~100mg/d,多则达120~240mg/d,也易并发心脑血管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此病在中医辨证以脾肾阳虚最为多见,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脾肾、益气养血、行水消肿,尤其是甲减合并贫血、胸腹水、心包积液者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显著减少甲状腺素片替代剂量,防止并发症,又能快速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