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梅核气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杨某,女,46岁。1997年6月初诊。自述3年前,因丈夫突然去世,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杨某,女,46岁。1997年6月初诊。自述3年前,因丈夫突然去世,悲伤痛哭,以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不久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先后曾以梅核气、咽炎、神经官能症求治。累服半夏厚朴汤不效。现仍觉咽中如有物阻,吞咽干涩刺痛,胸中时有刺痛,急躁易怒,面黄唇紫,心悸头昏,饮食欠佳。舌质暗红而光,根部有瘀点,脉细数而涩。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当归、丹皮各10g,红花、桔梗各8g,赤芍12g,柴胡3g,枳壳6g,生甘草5g,党参20g麦冬15g。

水煎服,5剂之后,症状减轻。续服5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健康如常人。

按语:本例患者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聚为痰,与气相搏,结于咽喉,即《金匮要略》所谓“咽中炙脔”。

气郁痰凝,日久成痰,故见胸中时有刺痛,急躁易怒。瘀久化热,气郁化火,上扰清窍,故见心悸、头昏至于唇、舌、脉所见乃一派气滞血瘀之象。故选用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散结,使瘀去新生,痰气之郁也随之而去,药证投契,故尔奏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