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头汗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郭某,女,48岁。1995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头汗痼疾缠身2年余,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郭某,女,48岁。1995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头汗痼疾缠身2年余,夜寐尤甚,伴头昏痛,性情烦躁,常觉胸中有热气上蒸头目。曾就诊于北京市几家医院,诊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予对症处理,但症状无改善。后因探亲返乡邀余诊治,其时患者苔脉无异常人,询之素体健康,发病前无显著诱因存在。遂投血府逐瘀汤方,其中药物剂量较原方有所出入。

处方:柴胡12g,赤芍12g,生地黄15g,桔梗6g,牛膝12g,桃仁8g,川芎15g,红花3g,当归6g,枳壳6g,炙甘草10g

服上药4剂后,复诊痼疾已除。

按语:考《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诸疾·汗门》引明·楼英《医学纲目·头汗》云:“头汗出齐颈而还,血证也。…独益中州脾土,以血药治之,其法无以加矣。”证之临床,头汗患者多数既无湿邪致病,亦无阳气不足者,而热之候昭彰,故本证实由郁热上蒸循经上越,迫其津液外泄而致。血府逐瘀汤功能行气活血祛瘀,气行血活则瘀散焉,故郁热解除此其一;其二,汗血同源,异名同类,治血即所以治汗,故本证之治,充分体现了治病求本的重要。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