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口臭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王某,男,42岁。1987年5月14日初诊。1986年3月起口内出气臭秽,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王某,男,42岁。1987年5月14日初诊。1986年3月起口内出气臭秽,屡服甘露饮、玉女煎之类,并无效果。虽然并无大碍,但因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客户,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常自觉傍晚发热,但量体温正常。刻诊:舌质紫暗,口唇暗黑,脉细涩。并有入暮发热,右胁下时有针刺样疼痛,口中出气臭秽。化验室检查:HBsAg(+),抗- HBsAg(一, HBeAg(+),抗Hbe(-),抗- HBcAg(+),肝功正常。

辨证:瘀血内阻,气机不调。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之。当归、生地、牛膝各9g,桃仁12g,枳壳、赤芍、川芎各6g,柴胡、甘草各3g

5剂,每日1剂。

5月19日复诊:3剂后口臭减轻,续服10剂后口中出气正常。

按语:口臭并非独立病种,常在温热病及“口疮”、“牙宣”

等证中出现,多属胃火偏盛,常用方剂为加减甘露饮。而该患者却因携带乙肝病毒而致肝脏血瘀气滞,故胁下时有刺痛;肝脏气血瘀滞,郁而化火,横逆犯胃,而致胃热亢盛,口中出气臭秽。

病在胃,而实质是肝脏气血瘀滞之故,用血府逐瘀汤后,瘀血得去,气血顺畅,故病得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