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术后肠粘连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张某,男,40岁。1997年8月8日初诊。患者诉半年前因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外科手术,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案1

张某,男,40岁。1997年8月8日初诊。患者诉半年前因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外科手术,术后手术部位疼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剧,伴腹痛,便秘,舌质暗淡,苔黄腻,脉弦。曾服西药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佳,遂转至我科就诊。

辨证:术后耗气伤血,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清热,活血化瘀。

处方:桃仁、红花、当归、生地、枳壳、柴胡、川芎各10g,赤芍、牛膝各15g,白芍15g,甘草6g,桔梗10g,大黄10g,丹皮15g,蒲公英30g

水煎服,1剂/天。服药1周后,腹痛明显减轻,便秘消失,继服上方去大黄、蒲公英,加用党参15治疗1周后,腹痛等症消失而痊愈。

按语:西医学研究报道,血府逐瘀汤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改善神经营养代谢、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抑制结缔组织代谢、减少瘢痕形成等作用。本例病人,因术后耗气伤血,气血瘀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治疗当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血府逐瘀汤正是调气活血之方,其活血而不耗血,调气而不伤气,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则病可愈也。

案2

郝某,女,31岁,已婚未孕。初诊1994年6月21日。患者于1991年患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肠粘连。1993年4月2日因左侧卵巢囊肿,再次手术治疗,因未生育只作囊肿切除,保留部分卵巢。1994年6月因左下腹疼痛1月余,且能触到包块到医院检查,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对手术产生恐惧,要求中医治疗。自诉1993年手术后,月经错后,出血量时多时少,每次行经腰腹胀痛,末次月经6月5日。检查:小腹部稍膨隆,腹肌略紧张,左下腹压痛,能触到一个边缘清楚的块状物。B超报告:左下腹探到11.2cm×5cm×10cm的块状物,诊断为左侧卵巢囊肿。患者虽经两次手术创伤,但健康状况尚可。偶有心悸气短,饮食一般,大便干燥,小便正常,面色晦暗有褐色斑,舌质紫暗。

治法:活血化瘀,消癥破积。

处方:柴胡、川芎、红花各10g,赤芍、当归、生地、桃仁、川牛膝各15g,酒大黄、土鳖虫各6g,甘草5g

3剂后腹痛缓解,药已中病,且无不良反应。上方先后连服20剂,左下腹部肿块缩小为6cm×40cm×4cm。遵《内经》“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停服汤药,改用化癥回生丹(温病条辨)缓图,每次9g,每日3次,连服1月。复查:左下腹部肿块消失,身体健康并能参加劳动。

按语:本证的发生多由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瘀,血结为癥。本病治法西医主张手述摘除,但也有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李中梓《医宗必读》说:“审知何经受病,何物成积,见之既确,发直入之兵以讨之,何患其不愈。”说明古人在没有手术的条件下治疗此病是屡见不鲜的。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