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盆腔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段某,女,31岁,已婚。1996年3月8日初诊。自述患盆腔炎2年余,经中西药多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案1

段某,女,31岁,已婚。1996年3月8日初诊。自述患盆腔炎2年余,经中西药多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症见:少腹胀刺疼痛,时轻时重,白带增多,经行腹痛,有较多瘀血块,瘀块排出则痛减,经前乳房胀痛。平时情志抑郁。舌暗滞边有瘀点,苔薄,脉弦涩。B超检查:双侧输卵管增粗,左12cm,右10cm右侧附件区探及3.6cm×3.0cm×2.0cm大小囊肿。诊断为双侧附件炎;右侧附件区囊肿。

辨证: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瘀阻。

治法:调气活血,消癥散结。

处方:当归15g,桃仁12g,红花12g,赤芍15g,川芎10g,生地25g,三棱12g,莪术12g,柴胡12g,郁金12g,甘草6g

水煎服。6剂后少腹胀刺痛明显减轻。继服12剂疼痛基本消失,带下明显减少,经行稍感乳胀。效不更方,将此药6剂粉末为水丸继服以巩固疗效。

按语:慢性盆腔炎属中医“痛经”、“带下”、“癥瘕”等范畴。本证乃肝经积郁,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久则内结成癥。故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重用牛膝之下行,加三棱、莪术、郁金以增活血开郁之功。配伍得当,用药相符而获效。

案2

陈某,女,40岁。1998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数年前行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部隐痛,白带多,经行血块多,西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屡以抗炎治疗,病情缠绵不愈。诊见:面色黧黑,小腹疼痛拒按,神疲纳差,舌边紫斑,苔薄,脉弦。

辨证:血瘀气滞。

治法:理气活血。

处方:柴胡、枳壳各6g,当归、桃仁、红花、桔梗各9g,赤芍、川牛膝、生地黄、败酱草、红藤、川芎各15g,甘草5g水煎服,每天1剂。服15剂,腹痛明显减轻,精神佳。

继服15剂,腹痛除,月经正常。

按语:患者术后冲任受损致气机疏泄失常,血脉流畅失和,气滞血瘀,故见腹痛拒按,经来血块多,面色黧黑治以理气活血,方以血府逐瘀汤,取四逆散疏肝理气以通气滞;桃红四物汤通心脉以化血瘀;败酱草、红藤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气机升降有序,血脉通畅,方切病机,故获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