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宋某,女,73岁,工人。于1997年11月18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1年,出现蛋白尿1年。1周前因呼吸道感染诱发,出现发热咳嗽,咯痰不爽,下肢水肿,肌肤麻木不仁,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次,2次/天。用药1周,发热、咳嗽、咯痰症消,仍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不起,口渴不欲饮,全身乏力,四肢末梢麻木不仁,舌质暗边有瘀点,苔白厚,脉细涩。
辨证:久病入络,气滞血瘀,壅遏阻塞,气化失司,水湿内停。
治法: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处方:当归12g,赤芍8g,桃仁8g,红花8g,川芎10g,川牛膝30g,枳壳6g,生地12g,云茯苓12g,泽泻12g,白茅根30g,大腹皮30g。
水煎分服,日1剂。7剂水肿消,麻木明显减轻。上方去云茯苓、泽泻、大腹皮,加山药30g,山茱萸肉15g,天花粉20g连服30剂,诸症消失,尿蛋白定性阴性。
按语:糖尿病肾病证属中医“消渴”范畴。阴虚燥热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例病人,感染诱发,病情突然加重,急投血府逐瘀汤加利湿通络之品,迅速缓解病情,疗效满意。即使在病情稳定之时,在滋阴润燥的同时,加用活血化瘀之品,也是十分必要的。西医学认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是大量蛋白尿的病理基础,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活血,,
化瘀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必要性;此外,糖尿病出现蛋白尿病程多在10年以上,病程极长,久病入络,脉络瘀滞,活血化瘀,十分必要。因此,无论是病情急骤变化之时,还是缓解稳定之时,活血化瘀必须贯彻疾病始终,方选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十分有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