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肾结石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廖某,女,35岁,职工。1988年5月10日初诊。腰腹部刀割样疼痛反复发作数年,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廖某,女,35岁,职工。1988年5月10日初诊。腰腹部刀割样疼痛反复发作数年。患者缘于1983年因腹痛伴呕吐、大汗淋漓而作X线腹部摄片,诊断为左肾结石。曾多处求医,服中西药均未见效,数年来反复发作,近日疼痛又作,前来求治。刻诊见:面色苍白,汗出淋漓,恶心呕吐,心烦,腹痛,腰痛难忍,左肾区有叩击痛,舌暗淡,边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涩。小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诊为血淋辨证:瘀热阻滞。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处方:柴胡、牛膝、蒲黄、小蓟、当归各10g,桃仁、赤芍各12g,红花5g,王不留行15g,生地黄、金钱草、白花蛇舌草、滑石(先煎)各30g

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腹痛大减,恶心呕吐消失。效不更方,守原方3剂,疼痛、口苦消失。小便常规:红细胞(+),余无特殊。

继服中药,原方去蒲黄、红花、滑石,加海金沙10g,黄芪20g,熟地黄30g。

调理月余,6月15日月经来潮,经量甚多,小便涩痛难忍,次日,小便涩痛消失。月经干净后10天作线摄片复查:左肾未见结石。随访至1995年仍未见复发。

按语:肾结石属中医淋证。本证多因湿热下注,尿液煎熬成石,结石损伤脉络见血尿。本例属瘀热蕴结阻于尿路致小便涩痛,点滴而下,舌暗红,边有瘀点,脉弦涩为有血瘀之象,拟血府逐瘀汤,活血逐瘀,加用清热利湿排石之金钱草、白花蛇舌草、滑石、海金沙等药,全方既活血逐瘀又清热利湿通淋,故疗效显著。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