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陈某,女,51岁,工人。诉说1967年患无黄疸型肝炎,时常肝区隐痛,脘胀纳呆,73年始觉肝区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尤甚。超声波检查:肝肋下3cm,质中等硬,脾肋下2cm,波型为密集微小波。实验室检查:GPT187u,麝浊12u,麝絮(++),某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化,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76年10月再次复查肝功能,GPT243单位,黄疸指数7个,麝浊12单位,麝絮(++)。超声波检查:肝肋下4cm,质中等硬,脾肋下3cm,侧位见腹水平段4cm,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10月16日求治于余,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腹壁青筋暴露,肝区刺痛,拒按,腹大如瓮(腹围93cm),朱砂掌,颈部及手背部可见蜘蛛痣,脉细涩,舌质暗红,苔花剥。
辨证:肝脾血瘀,气虚脾弱,本虚标实。
治法:活血化瘀,益气健脾。
处方:当归9g,生地15g,红花6g,枳壳9g,赤芍6g,春柴胡9g,鳖甲15g,桃仁6g,黄芪15g,茯苓皮20g
加减:腹胀加苏梗、木香、莱菔子、沉香;腹水加黑大豆、玉米须、冬瓜皮、大腹皮;纳差加山楂、麦芽、内金、砂仁;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青皮、郁金、蒲黄、五灵脂;肝脾肿大,外敷昆布、海藻、皮硝(将昆布、海藻、皮硝煎水,口罩浸湿后外敷肝脾肿大处,一日数次。)
经上方加减调治4个多月,共服药140多剂。77年3月复查,肝功能正常,超声波检查:肝肋下2.5cm,腹水消失,腹围73cm,脾肋下1cm,波型为密集微波,临床症状改善,继以健脾养肝治之。几年来病情稳定,83年11月19日随访复查,肝功能正常,超声波检查,肝肋下1.5cm脾区波型,较密微波。
按语:《金匮》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医碥》亦云:“气水血诸病常相同,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本例患肝炎数年,肝气郁滞既久,势必克制脾土,脾失健运,两者互为相因,乃至气滞血瘀,清浊相混,水湿内停中焦形成鼓胀,胀病日久,病及血分,经随络脉壅塞、水浊血瘀壅结更甚而成痼疾,实为难治。笔者始终坚持活血化瘀、益气健脾、治标固本、攻补兼施、肝脾同治的原则,以血府逐瘀汤加味而获消癥除胀之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