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杨某,女,50岁,机关干部。1995年6月25日初诊,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杨某,女,50岁,机关干部。1995年6月25日初诊。自诉胸闷、心悸已年余,反复发作,阵阵惊惕不宁,伴气短,不耐劳累。曾在外院就诊,给服地奥心血康、消心痛及中药(方名不详)等,效果不显。动员其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有顾虑,故求治于中医。诊患者除有上述诸症外,尚见面色少华,苔薄,舌有紫气,脉来沉涩。心电图检查示P-R延长,心率47次/分钟,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最慢心率为42次/分钟。

辨证:气虚血滞,血府有瘀。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枳壳各10g,红花、川芎、当归、柴胡各6g,地黄、赤芍、牛膝各12g,桔梗、甘草各5g,黄芪30g

上方连续服用1月,病情大为改善,心率提高至52次/分。

再续用1月,心率增至60次/分,胸闷、心悸等症亦消失。

按语:本病属中医学“惊悸、怔忡”之列。其病因颇多,如《证治准绳·杂证》云:“有汗吐下后正气内虚而悸者,有邪气交出而悸者,有荣卫涸流脉结代者则又甚焉。”本例患者年届半百,病程年余,面色少华,气短不耐劳累,此一派气虚之候;又舌有紫气,脉沉涩而缓,乃瘀滞之象。因于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脉运行不畅,而见惊悸、脉沉缓。病乃虚中夹实,以虚为本。故用大剂量黄芪益气以助血行,血府逐瘀汤活血而通血脉,通补兼施,终获良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