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加减治慢性支气管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研究证明本病与吸烟有密切关系。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鼻病毒、黏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在病毒或病毒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损伤气道黏膜的基础上可继发细菌感染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气候寒冷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除减弱上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外,还能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等,有利于继发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往往有过敏史。内因多为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哮喘等范畴,长期咳嗽,消耗心肺之气阴,生脉散专为气阴两虚而设,对本病疗效显着。

【病案举例】

1.蔡某男,72岁,农民。1987年4月1日诊病史:患慢性支气管炎20年,常年发作。今因感冒致咳嗽喘促,经中西药调治不见好转,症状加重。症见面唇青紫,呼吸困难,张口拾肩,不能平卧,咳嗽多痰,色黄稠难咯,心悸失眠,纳少口渴,便秘,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见代象,虚细。证属风热袭肺,心肺气衰。拟生晒参10g(兑服),麦冬10g(去心),北五味子10g,生石膏30g,生麻黄10g,光杏仁12g,炙甘草6g,金荞麦30g,鱼腥草30g5剂,药后症状改善。连服1周,三诊病情稳定,继以补肺益气、行瘀化痰巩固疗效。

按:肺疾日久,耗损气血,累及心,加之外邪侵袭,壅遏于肺;正虚邪恋,心肺受损,心肺气衰,虚实并见,病候复杂,故以生脉散补益心肺,麻杏石甘汤清肺平喘,金荞麦、鱼腥草增清肺化痰之功。

正盛邪除,方起生机。

2.黄某某,男,69岁。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1992年12月初因偶感风邪,哮喘发作。主要症状为:恶风,咳喘气急,喉中痰鸣,略痰清漩,心悸多汗,睡眠差,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苔薄白、舌质红,脉细数。辨证为久病咳嗽气喘,伤及肺肾,致使气阴两虚。治疗方法宜益气养阴,平喘止咳。处方为自拟生脉平喘汤,药用:党参、黄芪各20g,麦冬、五味子、枣仁、杏仁、百部、紫菀、冬花、枇杷叶各15g,甘草5g。服用2剂后,气紧咳嗽稍见好转。但仍感心悸、多汗、睡眠差。在原方基础上加沙参、柏子仁、浮小麦,服药4剂,症状明显好转。按此方继续服用10剂后,病人基本恢复正常。

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似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哮喘等范畴。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发病率高,尤以冬春两季为多见。其病主要在肺,因肺主气,职司呼吸外合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无论内外两邪都可犯肺,导致肺气失去宣发清肃的功能,呼吸不利,气逆而咳喘。肾主水,肾为气之根,与肺同司气体的出纳。若肾虚下元不固,或肺虚气无所往,都可导致肾失摄纳,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气逆于肺而为喘促。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病在肺肾,以气阴两虚为多见。因此,治宜滋益气阴,补肺固金。在自拟的生脉平喘汤中,用党参、麦冬补养气阴,而五味子既可收敛耗散之气,又可敛肺生津,再加黄芪补气固表止汗,枣仁宁心、安神、敛,,

汗,杏仁、百部、紫菀、款冬花等平喘止咳因而疗效较佳。若口干渴,则加沙参养胃生津,润肺止咳;汗多宜用浮小麦或麻黄根止汗;柏子仁既可养心安神,又可润肠通便。本方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时,对于病久体虚伤津耗气的咳喘病证疗效较为满意。但本病比较缠绵,经常反复发作,不易根除。

3.某男,56岁,1993年10月22日就诊,患者咳嗽,气喘10余手,秋冬季节发病尤甚,咳、喘为主,痰量有时多有时少,痰少时难咯出,痰多为白色泡沫痰,胸闷,气憋易感冒,每遇风寒咳嗽加重;多年来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而来诊,既往无其他慢性疾患;体查:体温36.5℃,咽不充血,轻度桶状胸,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可闻及中量干性音,未闻及明显湿性音,心无异常,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X线照胸片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舌质正常,舌苔薄白,舌下静脉怒张,脉弦缓,中医诊为咳喘,拟养阴益气,化痰止咳平喘治之。用生脉止嗽散加款冬花15g等中药治疗,每日一剂,水煎二次,药汁混合,分早晚二次口服。服药7天后,咳嗽,胸闷减轻,痰易咯出,精神好转,原方根据症情变化加减化载治疗三个月,咳嗽,气喘治愈,无痰,随访至今无复发,且较少感冒。

按:肺主皮毛,腠理疏松,外邪容易中入,侵犯肌表,内郁肺E,肺气不得宣发,而咳嗽、气喘、痰多是其主症;肺气虚,则不能。,

胜邪,故其咳嗽绵绵难愈。治疗以益气养肺,疏风散邪,化痰止咳,生脉止嗽散,甚合其拍,生脉散是《内外伤辨惑论》的一个着名方子,药只三味,组方严谨,用药精辟,有益气敛肺,养阴生津之功,治疗久咳肺虚,津伤气耗,疗效如神。止咳散是《医学心悟》的方子,有疏风去邪,化痰止咳之功效,对外感咳嗽,咯痰不爽有较好的功效,对久咳,只要对病情变化,加减运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程钟龄所说:“此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杀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生脉散与止嗽散二方结合,加减运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痰多或咯痰不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