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减治小儿夏季热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四逆散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儿夏季热

小儿夏季热,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禀赋不足,易受时令暑气熏蒸所致。暑必伤气,加之平素饮食不节,湿热内蕴,而致脾胃之气不足者,易患本病。脾虚则肝旺肝木横逆犯脾土,而致肝脾失调,故见纳少腹胀,热结于里。腑气不通,则大便不解,因传经热邪陷内于里,阳气内郁。故不能外达四肢而见四末冷。因此治疗宜疏泄肝热,理脾通滞。临床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收效较好。

【临床应用】

温氏等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1例,疗效颇佳。取方为:柴胡5g,杭白芍12g,枳实5g,白术6g,甘草3,蝉衣1.5g,乳香1g,连翘6g,蚕砂3g。共2剂,水煎服,2次/天。

【病案举例】

患者,女,2岁,因外感暑热,加之饮食不节而致发热反复不退已历周余。在儿科门诊经抗炎、退热等对症治疗未能控制而人院治疗。经多日输液、抗炎、激素等多日治疗仍然无效。发热反复发作,以午后热更甚。血常规:白细胞7×10,中性粒细胞76%,淋巴细胞24%。请中医科会诊,诊见发热(体温39℃),精神较倦怠,唇红,纳少,腹胀,四肢末端冷,大便已3天未解,舌红荅黄白厚,指纹紫红。此乃外感暑热,又内伤饮食,湿热蕴滞,肝脾失调所致(因传经热邪陷入于里,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末,故四末冷),治宜疏泄肝热,理脾通滞。服上药1剂后浑身出汗。当夜解便2次,恶臭,发热渐退。患儿夜寐佳,精神转好,惟纳食欠佳。故改投保和丸加减,以健脾开胃,消食导滞而善其后。8

按:本案患儿既有饮食不节、湿热蕴脾的病史,又有外感暑热,热邪传里,阳气内郁,肝脾失调,实为导致发热持续不退的病因病机,故予四逆散加味治疗最为合拍。方中柴胡疏肝理气,宣阳解郁。

枳实破滞气,白芍配甘草,能缓急舒挛,和肝脾止痛,加蝉衣、连翘祛风散热以治标,加蚕砂祛风除湿、和胃化浊,加白术、乳香可消疳积、健脾胃。诸药配合共奏,具疏泄肝热、理脾通滞之功。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