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
淋病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是指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经相应抗菌药物治疗后,已无尿道炎的临床及实验室客观依据,但患者仍诉有多种症状和不适的症候群。在临床上,经正规治疗可使大多数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痊愈,但有一部分患者虽经治疗,实验室检查相应病原体均为阴性,但仍有各种症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消失,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淋病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诊断标准:①患者确诊感染过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②经过正规抗生素治疗后,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按摩液直接镜检及病原体培养,至少2次均为阴性。③反复3次晨尿中段尿镜检阴性,尿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④前列腺肛诊及B超检查正常,前列腺液镜检阴性,培养无细菌生长。⑤患者有多种症状或不典型体征,如尿道炎样、前列腺炎样症状,下腹坠痛、阴囊下坠感、下肢无力感、头晕、头痛、失眠、精神紧张、性欲减退、阳痿等。
一项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对淋球菌转阴情况下,仍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滴虫、念珠菌的检测及其病因、症状的调查分析后,认为淋病后综合征患者中,除少数伴有其他病原体感染外,大多数是性病疑病症的一种表现。而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更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理因素引起,少数由急性炎症期在泌尿生殖道黏膜上形成的瘢痕导致。
【病案举例】
王氏等采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本病40例,获得满意疗效。治疗组给予基本方加味四逆散(自拟方),药用: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5g,炙甘草6g,土茯苓20g,虎杖15g,牡丹皮10g,泽泻10g,延胡索10g,川子10g,远志6g,石菖蒲10g,鹿衔草15g尿频、尿急症状明显者加败酱草、红藤、金钱草等少腹疼痛明显者加川牛膝、荔枝核、橘核等;肾虚阳痿者加仙茅、淫羊藿等;精神紧张、烦躁失眠明显者加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合欢皮等。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2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77.5%和55%。经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显着性意义(x2=4.5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患者服药后均出现明显不适,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口干、便秘等症状,考虑是多虑平的副作用导致。
按:根据本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我们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的淋证、郁证或不寐等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是患者房事不洁,首感湿热邪毒,复因患病后精神紧张,情志不遂,日久肝气郁结虽经正规治疗,湿毒大部清除,然而气郁更甚,终成肝郁气滞,余毒不清之证。
医者根据上述病因病机,制定加味四逆散,方中柴胡疏肝升阳,枳壳行气开郁,合则调畅气机,白芍柔肝更兼缓急止痛,甘草和中,酸甘相合,调柴胡之散,防其劫阴之弊。四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调和肝脾之功。土茯苓、虎杖清热利湿解毒,以清余毒。鹿衔草、牡丹皮、泽泻能够利水泻热,使湿热毒邪从小便而出。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远志、石菖蒲利湿化浊开窍。上药合用,功能疏肝行气解郁,清热利湿解毒。并在临床中随症加减,故能取得较好疗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