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100次/分钟(成人),比较规则。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秒);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0.10秒)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乱”
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临床应用】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凌晓五医案》云:“肝为心母,操用神机,肝木与心火相煽动,肝阳浮越不僭,彻夜不寐,心悸怔忡。由此可见,气机紊乱,阴阳失调,情志不遂,气郁化火,均可内扰神明,致心悸怔忡,故可以四逆散斡旋气机,通达阴阳,平律定志。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兼以温化痰饮、宣展胸阳,达到调心安神、平律定志之目的。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四逆散水提醇沉液可以对抗乌头碱、氯仿分别诱发的心律失常,能提高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而对收缩性无影响。
【病案举例】
刘某,男,17岁。心悸心慌数年,多因情绪波动、心情抑郁而诱发。常伴胸闷气短,头昏乏力,心烦失眠,夜寐多梦,但食欲尚可。
近期因发作频繁,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而前来就诊。
查血压14.67/9.33kPa,心率76~80次/分,律不齐,且与呼吸周期变化有关,心音正常,肺部无异常。查脑电图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偶发性房早、窦性心律不齐。诊断:心律失常。证属气机紊乱,阴阳失调,心神不宁。治宜通达阴阳,平律定志方选四逆散加味:柴胡12g,枳实15g,白芍15g,甘草5g,丹参15,川芎15g,郁金10g,远志10g,夜交藤12g,黄连5g。连进5剂,自诉胸闷不适等症状缓解,睡眠已基本正常,但仍有些心悸。守上方去远志、夜交藤,加苦参15g,五味子12g,麦冬20g,续服10剂后,心慌心悸已消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