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加减治发作性睡病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发作性睡病是指不可抗拒的突然发生的睡眠,并伴有猝倒症、睡眠瘫痪和人睡幻觉,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发作性睡病是指不可抗拒的突然发生的睡眠,并伴有猝倒症、睡眠瘫痪和人睡幻觉。

睡眠发作时不能克制,在任何场合如吃饭、谈话、工作、行走时均可突然发生。单调的工作,安静的环境以及餐后更易发作。睡眠与正常睡眠相似,脑电图亦呈正常的睡眠波形。一般睡眠程度不深,易唤醒,但醒后又睡。一天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持续时间一般为十余分钟。猝倒症是本症最常见的伴发症,约占50%~70%,发作时意识清晰,躯干及肌体肌张力突然低下而猝倒,一般持续1~2min。睡眠瘫痪见于20%~30%的发作性睡病的患者,表现为意识清楚而不能动弹,全身弛缓性瘫痪。病人发作时被他人触动身体即可中止发作,有些病人须用力摇动后恢复。入睡幻觉约占该病的25%,以视听幻觉为多见,内容大多为日常经历,病人对周围有所知觉,但又似在梦境。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障碍,临床上较为少见,多发于青少年,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伴一过性肌张力减低,及睡眠瘫痪、睡眠幻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小时不等,一般十几分钟,短暂的睡眠后精神可恢复。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本类病属于中医“多寐”范围。中医病机多是由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中医学有脾困人则困之说。因为“阳”

主动,“阴”主静。所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时也会出现嗜睡症与发作性睡病。《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目”,说明了嗜睡症的病理主要在于阴盛阳衰。《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脾胃之虚,怠惰嗜卧”,《丹溪心法·中湿》:“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亦有病后或高龄阳气虚弱,营血不足,困倦无力而多寐者。

【病案举例】

苏巧珍等最近接触一患者,用桂附理中汤治疗而获痊愈。

患者女性,39岁,主因“阵发性头痛2年”于2006-7-13人院。患者于2004年6月外感后出现发热,于附近门诊就诊,予银翘散加减口服,服后恶心呕吐,且发热较前加重,后患者再次就诊,医予九味羌活汤加减口服后发热愈,但患者出现强光照射即出现发作性左侧额部疼痛,呈触电样向顶枕部放射,时呈跳痛感,伴左眼睑下垂,流泪,不自主人睡,时有失张力发作戴太阳镜也不能避免,夜间眠差。曾于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及磁共振动态增强血管显影(MRA)未见异常。全程脑电图示: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符合发作性睡病改变,晚上睡眠结构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TCD)示:①椎动脉流速增快;②双侧大脑中、前动脉搏流速增快(考虑血管狭窄);③脑血管弹性降低。诊断为:①血管性头痛;②发作性睡病;③颈椎病。予中药(具体不详)口服后,症状略有好转。但时至夏日症状又有所加重,遂于我院门诊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既往史:自幼患者有小儿夏季热病史,1岁初潮后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予附子之类温阳药口服后痊愈,10年前患者曾患胃痛,未服药物,自泡大量红茶服用后痊愈。3年前曾在某医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余无特殊。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西医诊断为睡眠障碍(发作性睡病);中医诊断为多寐(脾肾阳虚)。

治疗经过:入院后治以温补脾肾为法,予静滴参附针。中药拟方如下:制附子30g,干姜30g,肉桂3g,炙甘草30g,黄芪60g,炒白术30g,党参30g。服药后患者出现腹中肠鸣,大便稀烂,每日3次,除此之外无特殊不适。2006年7月18日加大药量至附子60g,干姜60g,炙甘草60g,余药剂量同前。患者继服7剂后,在强光下晒30min未出现不可抑制的睡眠及失张力发作,无明显头痛发作,左眼流泪较前减少。2006年7月26日复查睡眠脑电图:患者在整夜睡眠中,睡眠潜伏期正常,实际睡眠时间正常,各期睡眠百分比正常,觉醒次数增多;睡眠时未见心律不齐;睡眠中血氧饱和度正常;睡眠时未见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白天多次小睡潜伏试验:患者在5次小睡试验中,睡眠潜伏期均小于10min,但均未见异常睡眠快速动眼期(REM)。2006年7月30日患者带上方1周量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按:患者中年女性,自幼有小儿夏季热病史,每日发热达40℃以上,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中药无效,广东地处南方,夏季则阳浮于外,患者为阳虚之体。用伤阳之清热解毒药使里阳更虚,阴盛逼阳于外,故出现高热不退。至13岁患者月经之后出现血崩。医予附子等温肾阳之药治愈,由此可推知其血崩为阳虚失于固摄所致。至成年后患者时有胃痛,为脾肾阳虚、寒凝中焦所致,红茶性温补,故可治愈其胃痛。此次发病为患者外感后医者误治所致,医者未思患者素为阳虚之体,予清热解毒药,使本就偏虚的中阳更虚,遂致阴寒内生,上焦之阳失于固摄,则出现流泪等症状。而日光为外界之阳,阴寒内盛,逼虚阳浮越于外,阳不入阴,则入睡困难,在日光下时外界之阳助体内之阳气恢复,使体内之阳气旺盛则易于返阴。阳气入阴,则易入睡。综合分析,本例患者属脾肾阳虚型发作性睡病,予桂附理中汤温补脾肾之阳。先后天并补,并予北黄芪补上焦之阳,使三焦阳气恢复则自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