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加减治肾病综合征伴胸腔积液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NS),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NS),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在许多致病因素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通透性受到了损伤,而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特征之一的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具体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成人:>3.5g/天;儿童≥50mg/(kg·天)、低白蛋白血症(<30g/L)、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脂(俗称“三高一低”)和由于蛋白。

尿引起的其他代谢异常。肾病综合征可以继发多种疾病。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可归属于“水肿”、“腰疼”、“尿浊”等病证的范畴。

胸腔积液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胸膜腔内液体增多的疾病,属中医学的“胁痛”、“悬饮”范畴。

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健康人胸腔内液体不断地形成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从发病机制来看,胸腔积液产生于以下几种情况:①胸膜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可形成漏出液,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阻塞;②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形成胸腔漏出液,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变、肾病综合征;③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形成渗出性胸腔积液,如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性胸膜炎、结缔组织病、肺癌、胸膜间皮瘤、肺梗死等;④胸膜淋巴引流蛋白功能障碍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如癌肿引起淋巴管受阻;⑤胸膜腔内细菌感染形成渗出性胸膜炎或脓胸;⑥胸膜粘连因自发性气胸而撕裂,或主动脉瘤破裂以及外伤产生血胸;⑦胸导管破裂形成乳糜胸

【临床应用】

王氏等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伴胸腔积液,药物组成:麻黄、连翘、赤小豆、泽泻、杏仁、葶苈子、大枣、桑白皮、黄芪、白术、生石膏、川芎、赤芍。咳嗽加枇杷叶;发热咽痛加金银花;热毒较盛者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下肢肿甚加木瓜、川牛漆。每日1剂,水煎分服。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两个疗程后统计效果,总有效率66,67%,效果令人满意。

【病案举例】

王氏等32观察病例98例NS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19~67岁,平均38.12岁;病程7天至13个月,平均4.5个月;经B超检查大量胸腔积液(胸水最大前后径8cm以上)31例,中等量积液(胸水最大前后径4~8cm)37例,少量积液(胸水量最大前后径<4cm)30例。随机将98例分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各项化验指标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文献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和悬饮:经实验室检验24小时尿蛋白持续在3.5g以上;血清白蛋白在30g/L以下,血清总蛋白60g/L以下;血清总胆固醇值在6.47mmol/L以上。98例均有全身浮肿,经B超检查均伴有胸腔积液。中医辨证属悬饮(肺络不畅)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低盐饮食,肾功能正常者可食优质高蛋白饮食,口服保肾康、双嘧达莫,静滴丹参注射液,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给予静滴青霉素。对照组常规服用呋塞米片和螺内脂治疗;治疗组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基本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泽泻、杏仁、葶苈子、大枣、桑白皮、黄芪、白术、生石膏、川芎、赤芍。咳嗽加枇杷叶;发热咽痛加金银花;热毒较盛者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下肢肿甚加木瓜、川牛膝。每日1剂,水煎分服。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两个疗程后统计效果。观察项目: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浮肿消退情况及查B超观察胸腔积液变化。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程标准”悬饮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胸腔积液完全吸收。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胸腔积液减少。未愈:症状及胸腔积液均未改善。统计学处理采用2检验。治疗组50例,两个疗程后浮肿消退,胸腔积液完全吸收29例(58.00%),浮肿减轻及胸腔积液减少15例(30.00%),浮肿及胸腔积液未改善6例(12.00%),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48例,两个疗程后浮肿消退、胸腔积液完全吸收20例(41.67%),浮肿减轻及胸腔积液减少12例(25.00%),浮肿及胸腔积液未改善16例(33.33%),总有效率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

按:胸腔积液当属中医学的“胁痛”、“悬饮”范畴。《金匮要略》曰:“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本方应用指征为NS伴有胸腔积液,无论初发或复发,其临床表现有表证或肺系症状,中医辨证属肺络不畅、肺气闭塞者,均可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取其上开水源、下通水腑之功,首先宣肺散邪,使内舍于肺的邪气得以表解,因肺主行水,通过肺的宣发,水液得以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全身,外达皮毛;通过肺的肃降,水液向下、向内输送而形成尿液生成之源,经肾蒸腾化气排出体外。方中麻黄温宣肺气,开发腠理;杏仁、桑白皮助麻黄宣散肺气,使上焦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其水可以汗解而消肿,或使小便增多而消肿或大便水泻而消肿,或有微汗而小便明显增加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麻黄用量10~15g,配生石膏20~30g,以减缓麻黄的表解作用,防其发汗太过,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川芎、赤芍、赤小豆、泽泻活血利水;因胸水多以血瘀为前因,即唐容川所说“血不利则为水”,血脉通畅,胸水自然消退,又可促进炎症吸收,减缓粘连与瘢痕形成;黄芪、白术补中益气,即有御邪能力,又能增强利水功能;连翘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加葶苈子泻肺行水,能泻肺气之闭塞,攻逐水饮,利水消肿,《本草纲目》云“肺中水气,满急者,非此不能除”。药理研究表明葶苈子有强心平喘利尿作用,临床常用30g左右,配以甘温之大枣,可无任何不良反应。“善治痰饮者必先行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宣肺利水可使肺气顺利,通过宣肺,疏浚水之上源,令肌肤开发,水道通调,能助脾运湿,助肾主气,司开合,助膀胱化气行水,则肿自消退由此可见,宣肺利水具有“提壶揭盖”之效。全方诸药配伍,相得益彰,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浮肿及胸腔积液减轻或消失。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