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加减治顽固性呃逆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呃逆症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阵挛性不随意挛缩,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呃逆症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阵挛性不随意挛缩,伴吸气气门突然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异性声音。俗称“打呃”,古称“噫哕”。

呃逆分良性自限性和顽固性难治性两大类。前者是因食用过冷过热食物或过度紧张兴奋所致,无迁延性,有自愈性,不需特殊治疗,后者多由饮食不节、损伤胃气、情志抑郁胃气上逆,或病后体虚、劳累太过或溃疡、癫痫、脑瘤,药物过敏等疾病而引起。呃逆轻重预后差别极大,轻者偶尔发作,止后无恙;重者喉间有声,声短而频,不能中自制;重病后期,打呃不止,饮食难进者,极易生变。

中医学认为胃气正常的方向是以下降为顺,若胃气不和不降反而上逆动膈,就会引发打嗝。呃逆的辨证施治,须辨虚实寒热。治疗方向以调和胃气为大法,佐以消积解滞、疏肝解郁、补益正气。

【临床应用】

王氏以麻黄汤治疗顽固性呃逆,药物组成:麻黄、苦杏仁各10g,桂枝30g,炙甘草15g。水煎服,服药1剂,呃逆霍然而愈。

【病案举例】

王氏观察病例1例,患者张某,男,50岁,1990年深秋赴宴,恣意酣饮,喝了6~7瓶啤酒。归居后渐感不适。始见胸脘痞闷,心下悸动,咳嗽气逆,咯吐稀白痰,继之呃逆频作,不能自制,次日呃逆仍无缓解。遂就诊于某医院,服用多潘立酮、颠茄片等药仍无好转。延至傍晚,呃逆仍作,求余诊治。诊见:呃逆之声,沉闷有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迟而紧。此乃肺胃气逆动膈之呃逆症。治宜温中祛寒,降逆止呃。方用麻黄汤,处方:麻黄、苦杏仁各10g,桂枝30g,炙甘草15g。当晚服药1剂,霍然而愈。

按:本例为肺胃气逆动膈之呃逆证。乃因饮冷过多,停于胃脘,则胸脘痞闷,心下悸动,寒饮聚于胃,上干于肺为呃。方中麻黄宣畅肺气,通达上焦。上焦通则胃气得降,桂枝温胃散寒而降逆气,其用量之大,实寓桂枝加桂汤温降逆气之意;苦杏仁降肺胃逆气;炙甘草和中,与桂枝相伍,有辛甘降逆、温通阳气之功。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