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自汗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自汗以头面居多,且饮食如常,小短少,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曹某,女,52岁,工人。1993年3月8日初诊。患者自汗半年,头汗尤多,自觉烘热则汗出涔涔前医曾投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等汤剂,未见寸功。来诊时,饮食如常,小便短少,时自汗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大。证属脾阳郁遏,膀胱气化乏权。治拟健脾通阳,化气行水。处方:茯苓15g,白术10g,猪苓10g,泻g,桂枝10g,糯稻根30g,桑时筋5g另:五倍子末5g,用唾液调匀敷脐,外以纱布块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上药服5剂后,汗液渐收,继服5剂,小溲增多,自汗告愈。1年后经随访,未见复发。201按:汗为阴液,《素问阴阳别论》日“阳加于阴谓之汗”。说明汗是阳气作用于阴液之产物。本例自汗以头面居多,且饮食如常,小短少,当属脾阳郁遏,膀胱气化乏权,水津外泄使然。并非卫表之失固,故用玉屏风散治之无效。又非虚火内炽,投以当归六黄汤难建寸功。今用五苓散崇脾以利膀胱气,俾小便畅行,阳气通达,则自汗即止。方中加用糯稻根、桑叶筋,并外用五倍子末填脐,意在增强敛汗之功,药后奏效迅速。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