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青光眼术后前房迟延形成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迟缓或形不成多为肝气郁结,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迟缓或形不成多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水气输布失调引起,青光眼患者多因悲郁忧思、暴怒、气结于肝,使气机闭塞疏泄失职,加之手术时产生恐惧心理,精神紧张。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横犯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运化失常,水谷精微敷布失常,肝为藏血之脏,主目,目得血而能视,肝和则目能辨五色,如肝气郁结则气滞血瘀,肝失所养不能养目影响术后恢复。采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健脾利水,化气祛湿,佐以疏肝、理气、活血等药,可取得良好疗效,加速前房形成。

【临床应用】

邓氏13等对36例滤过性抗青光眼术后前房迟延形成的患者试用中药治疗,效果满意。中药方剂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芎、当归、熟地、生地、赤芍、白芍、猪苓、桂枝、泽泻、茺蔚子、楮实子、青皮。随症加减:伴高血压者去桂枝加钩藤、石决明;口苦咽干加龙胆草、玄参;腰膝酸软加枸杞子、菟丝子;失眠多梦加柏子仁。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治疗结果:用中药治疗后,36只眼均前房形成并达治愈标准,前房形成时间最长12天,最短3天,平均5.7天。程氏4等对36例抗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患者应用中药治疗,效果满意。方剂组成:当归、赤芍、柴胡、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桂枝、茺蔚子、香附。随症加减:伴失眠多梦加夜交藤;伴大便干加大黄或番泻叶水冲服;口苦咽干加龙胆草;伴高血压者去桂枝、柴胡加石决明;炎症明显者加大青叶、金银花治疗结果:用中药治疗后,36眼均前房形成并达治愈标准,前房形成时间最长11天,最短3天。

【病案举例】

1.陈某,女,45岁。因心情不佳突发右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于1998年12月10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眼小梁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术毕,按青光眼术后常规处理(包扎,散瞳,静脉滴注皮质类固醇)。次日查房见前房极浅,除瞳孔区以外,全部虹膜面均与角膜内皮相贴。右眼加压包扎。12日查前房仍浅,兼见胸闷善太息,胁肋时有胀痛,纳少,二便正常,舌荅白,脉弦。证属气血瘀滞,水湿停留。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利水。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柴胡、郁金、川芎、赤芍、白芍、生地、泽兰、茯苓、猪苓、白术、木通、桃仁各10g,红花6g,枳壳5g,甘草3g服3剂后,前房渐成,诸症减轻,效不更方,守原方续服3剂,前房渐恢复正常,痊愈出院。15按:手术可使人体脏腑气血、组织器官受到损伤雨影响气血正常运行,产生瘀血,加之情志不舒,更使气机阻滞。故投柴胡、枳壳、郁金等药疏肝理气,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五苓散化气利水。血脉畅达,水湿通利,则前房自能恢复。

2.刘某,女,57岁,以右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于1995年3月20日入院。查视力1.0,视野15°呈管状。CD=0.8,视乳头苍白,眼压7.29kPa,口服醋氮酞胺0.25g,3次/天,点1%匹罗卡品滴眼,每日3次后,眼压在4.77~5.36kPa之间,房角3/4前黏连,于1985年3月28日做小梁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天前房约1cm滤泡弥散,阿托品点眼。第三天中央呈裂隙样前房,瞳孔直径4mm,结膜伤口好,眼压低,缝线未松脱,给强力散瞳剂并2.5mg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涂阿托品眼膏,静脉点滴甘露醇3天,经上法治疗于第7天前房仍不形成,打开包扎,加服中药3天于术后第10天前房形成。滤过泡隆起明显,眼压1.63kPa,1月后查视力0.8,呈功能性滤过泡,眼压2.12kPa,术眼情况良好。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