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垂体前叶损害,导致相应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并继发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不足.垂体功能减退由垂体分泌细胞本身损害引起的,为原发性垂体功能减退症;若是由下丘脑、垂体柄或门脉系统障碍引起者,则为继发性垂体功能减退症.常见病因有:①产后大出血.产妇分娩时因胎盘滞留、前置胎盘等原因而大出血,由循环障碍而影响垂体前叶血运,使血栓形成,前叶组织坏死,最后纤维化.妊娠期垂体增生肥大,耗氧多,对缺氧也特别敏感,可能为发生本病的重要条件②肿瘤颅咽管瘤、巨大垂体瘤、脑膜瘤、松果体瘤及垂体卒中等可压迫垂体正常组织,而引起功能减退.③手术、放疗、颅脑外伤.颅脑外伤累及下丘脑或垂体柄、垂体或下丘脑部位手术、治疗性垂体切除、放射治疗等均可损伤垂体前叶功能.④其他糖尿病、结节病、脑炎、脑膜炎、结核、梅毒等感染性疾病均可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中医病名,"虚劳","产后痨"中医病因,《诸病源候论》载:"产后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谓风冷虚劳."
【病案举例】
1.刘某某,女,28岁,教师.1995年4月10日初诊.患者于1992年10月26日初产分娩,产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经输血抢救好转,1月后婴儿感染死亡,悲伤过度后渐见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毛发脱落,乳房萎缩,性欲淡漠,经闭2年7个月.经省某医院诊断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运用西药治疗无效,后转中医治疗,曾服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温经汤等治疗1年余,收效甚微.现在症状:患者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畏寒,耳鸣心悸腰酸冷重,便溏溲清,舌质淡胖,舌苔白润,脉沉细.血压92/63mmg,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0×102/L,白细胞4.20×10/L;妇科检查:阴毛稀少,乳房扁平,阴道分泌物极少,子宫缩小.根据症、舌、脉合参,乃肾阳虚衰、冲任不盛.治宜温补肾阳佐以健脾益气.方用右归丸加减,制附子8g,肉桂6g,菟丝子15g,山药30g,山茱萸10g,杜仲10g,熟地黄12g,鹿角胶10g,仙茅10g,炙黄芪15g,炒白术1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1995年4月17日复诊服上方6剂后,精神转佳,畏寒,耳鸣心悸,腰酸冷重相继减轻,但食欲仍差,时有恶心,余症如前,药后显效,效.、
不更方.上方加砂仁1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1995年4月28日三诊服上方10剂后,畏寒、耳鸣心悸、腰酸冷重、疲乏无力等症消失,形体渐丰,毛发已停止脱落,恶心消失,纳食较前增加.血压118/74mmHg,血红蛋白106g/L,红细胞3.80×1012/L,白细胞6.70×10°/L;心电图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缓.原方去砂仁,加补骨脂10g.30剂,水煎服,日1剂.并嘱其禁房事.1995年5月30日四诊上方尽剂后,毛发开始生新,性欲恢复,乳房丰满,月经来潮.
嘱其将上方制成蜜丸,坚持服用,以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已怀孕6个月.
2.王某某,女,48岁,农民.1992年10月6日初诊患者于1984年分娩第二胎时,因难产,出现产后大出血,产后无月经来复,身体逐渐虚弱,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纳差,便溏,全身轻度浮肿,发白稀少眉毛、阴毛、腋毛脱落十之七八.6年前曾被市某医院诊断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经中西医治疗多年效果不佳.近2年来,必服泼尼松片方能自理生活,否则卧床不起.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津,脉沉细无力.血压95/65mmHg,心率62次/分,心音低钝.此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冲任不盛,治宜益火壮阳,佐以健脾益气.方药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12g,制附子10g,肉桂5g,菟丝子15g,山药30g,杜仲10g,炒白术10g,仙茅10g,山茱萸10g,炙黄芪15g,淫羊藿10g5剂,水煎服,日1剂.1992年10月1日复诊服上方5剂后,精神好转,畏寒减轻,浮肿消退,纳食稍增,舌质淡,脉沉细.并嘱其将泼尼松片逐渐减量.药后显效,守法守方,原方继服15剂.1992年10月30日三诊服上方15剂后,畏寒肢冷已除,大便成形,反应灵敏,毛发停止脱落,饮食恢复正常,血压120/76mmHg,心率70次/分,心音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有力,嘱其将原方坚持服3个月,将泼尼松片逐渐停掉.1993年3月5日四诊形体已复,体力已健,能从事一般家务劳动,惟毛发不生,月经未潮.嘱其以后原方制成蜜丸坚持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中医虽无此病名但从临床脉症来看,多属于肾阳虚衰,冲任不盛引起.治疗重点应温补肾阳,佐以健脾益气,常用右归丸加减治疗.又根据"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的宗旨,适当配伍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之品,使脾胃运化健旺,水谷能生化精微以济肾之不足.本病病程缠绵,凡药已中病,必守法守方,缓缓图治,方可获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