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黄芪120克(生用),归尾6克,赤芍6克,地龙3克(去土),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非生理性睡眠障碍性疾病,临床以突发性不可克制的嗜睡为特征,通常在饭后、开会、听课时或单调的环境中发生,日发作数次,甚至10余次,每次发作为时较短,一般为15~20分钟,一次发作后精神振作数小时。睡眠深度因人而异,有的呈半睡状态,有的则鼾睡,部分病人伴猝倒症、睡瘫症和睡性幻觉,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发作性睡病的发作,往往突然发作,不分时间、空间,故有的患者可造成其他意外的事故伤害,大多数病人虽不直接危害生命,但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影响很大。至于夜间睡眠,常常多梦易醒。体检一般正常,少数病人呈现肥胖和低血压。
发作性睡病是现代医学之病名,包括中医所称的“嗜睡”、“多寐”、“善眠”证。按中医辨证有多种类型,补阳还五汤加减主要适用于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明显者,若处方配伍得当,则容易奏效。
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20克,赤芍13克,川芎12克,当归6克,桃仁9克,红花9克,枳壳9克,柴胡9克,川楝子9克,香附9克,玫瑰花12克,甘草6克。
若脾胃虚弱明显者,加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12克;若痰湿内困明显者,加法半夏12克,陈皮9克,莱菔子12克;若兼有阳虚者,加制附子10克,肉桂6克;兼湿滞者,加藿香15克,佩兰12克,苍术12克;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各15克,鸡内金12克;血压偏低者,加太子参2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
据《中国特色医疗新技术》周晓宏介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发作性睡病1例,收效颇著。患者胡某,女,37岁,工人。于1994年4月4日人院。发作性嗜睡5个月,加重2天,曾有头部外伤史。住院诊断为发作性睡病、脑血管痉挛。静脉给予能量合剂、脑活素、丹参液,口服西比灵、谷维素,治疗2周余,均无效,遂停西药改为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赤芍12克,川芎12克,当归尾12克,桃仁12克,酸枣仁30克,合欢皮15克,石菖蒲10克,黄芪12克,地龙10克,红花6克,远志6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服药14剂未发作,停药观察1周仍未发作。出院后随访4个月未复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