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切小块,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处方用名】石榴皮。
【性味归经】性温,味酸、涩。归大肠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涩肠止泻,杀虫,收敛止血。主治久泻,久痢,虫积腹痛,便血、崩漏等。此外,本品尚有涩精,止带的功效,亦可用于治疗遗精,带下等病症。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泻痢初起,以及湿热泻痢,小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者忌服。
2.内有实热积滞者忌服。
3.胃病患者不宜使用。
4.痢疾积滞未清者慎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超常剂量可引起轻度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如眩晕,视物模糊,虚弱,小腿痉挛,蚁走感及震颤不止等轻度症状。用量较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反射亢进,惊厥等中毒症状,继而出现肌肉软弱无力,瞳孔散大,视力障碍,复视,虚脱,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石榴皮中毒,可致心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长期服用会造成肝小叶中心坏死,脂肪肝,肝硬化。
4.本品不宜与抗生素(四环素族、红霉素、灰黄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苷类(洋地黄、地高辛、可待因等),生物碱(麻黄碱、阿托品、奎宁、利舍平),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酶制剂(多酶、胃酸、胰腺酶)及异烟肼,维生素By、维生素B。合用。其药理作用机制为:产生沉淀,影响吸收;分解失效;改变性质,降效或失效;形成络合物,降效或失效。
5.入煎剂宜生用,入丸、散剂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3~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