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
【别名】安石榴、石榴壳、醋石榴皮。
【基原】本品为安石榴科植物酸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根皮及茎皮。
【产地】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炮制研究】秋季果实成熟,顶端开裂时采摘,拣去杂质,去净残留的内囊及籽,洗净,切块、晒干。或取其根皮、茎皮洗净,切块,晒干。
【功效与主治】涩肠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子宫出血及虫积腹痛。外敷可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副作用】本品酸、涩,温,有毒。石榴皮总碱毒性约为石榴皮的25倍,对动物的毒性是致运动障碍和呼吸麻痹。对自主神经有烟碱样作用,1mg/kg引起脉搏变慢及血压上升,大剂量使脉搏显著加快。对视神经有毒害作用。对神经末梢呈箭毒样作用,对骨骼肌有藜芦碱样作用。
【副作用症状】超过常用剂量可引起轻度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如眩晕、视觉模糊、虚弱、小腿痉挛、蚁走感觉及震颤。用量较大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反射亢进、惊厥。严重者则肌肉软弱无力,瞳孔散大,视力障碍,复视,虚脱,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副作用预防】切勿过量,根、茎皮用量不得超过6~12g;果皮不得超过30~60g;对内热津伤、大便秘结及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胃炎、胃溃疡病及年幼体弱者慎用;服石榴皮作驱虫用时,忌服油类泻剂及含有油脂的食物。
【救治】
1.早期予洗胃、导泻,但忌用蓖麻油导泻。或碘酊1mL加水100mL口服。
2.补充液体,可加用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Bs、A.T.P、辅酶A、碳酸氢钠、鱼肝油等。
3.呼吸困难者,给氧及使用洛贝林、可拉明等呼吸兴奋剂;房室传导阻滞者,静注阿托品0.5~1mg,必要时0.5~1h重复1次;惊厥时,肌注鲁米那或静注安定,以及10%水化氯醛灌肠。
4.中药治疗
(1)当归9g,大黄、明矾各30g,甘草15g。水煎2次混匀,每6h服1次。
(2)如惊厥时,用天麻9g,蜈蚣2条,钩藤15g(后下),琥珀1.5g(冲服)。水煎2次混匀,每3h服1次,连用2~4剂。
【合理应用】
1.泄泻石榴皮、茯苓、猪芩各15g,白术12g,泽泻、厚朴各10g,桂枝6g,炒焦白术30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12例,全部治愈。疗程最短者半天,最长者5天。
2.痢疾
(1)干石榴皮30g,加水200~300mL,煎至30~50mL,1次服下,每日1剂,7~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细菌性痢疾72例,服药1个疗程后,粪便镜检恢复率为97.22%,细菌转阴率为89.47%,治愈率达95.83%。
(2) 60%石榴皮煎液, 每次服20mmL, 每日3次, 饭后服。6日为1个疗程。治疗阿米巴痢疾40例,服药1个疗程后,随访半年,36例治愈。
3.尿路感染石榴皮12g,生地榆30g,制大黄、白茅根、川萆薢、瞿麦各15g,丹皮、黄柏、石苇、白槿花各9g,琥珀6g,甘草5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67例,痊愈57例,好转8例,无效2例。
4.宫颈炎石榴皮60g,猪苦胆5~10个吹干(约30g)。上药研成细粉,用适量花生油或菜油调成糊状,装瓶备用。先用大叶桉树叶蒸馏液清洗患部,擦干分泌物,并用带尾棉球蘸药液塞入宫颈糜烂处,每日1次,治疗48例,痊愈19例,显效28例,无效1例。
5.蛲虫病石榴皮30g(红色者为佳),轧粗末,加水500mL,煮开后加食醋15g,适温,熏洗肛门,每晚睡前1次。治疗数百例,效果明显。
6.手足癬石榴皮、黄柏各20g,孩儿茶、鲜马齿苋各35g,土茯苓、蛇床子各30g,枯矾15g。将上药加水2000mL,煮沸15min, 浸泡后拭干, 用无菌纱布包裹敷, 5剂为1个疗程。治疗184例,治愈时间最快3天,最慢11天,平均7.3天,全部治愈。
7.脱肛石榴皮90g,五倍子30g,明矾15g,加水1000mL,文火煎煮30min, 滤去药渣, 趁热先熏后洗, 同时将脱出的部分轻轻托回。早晚各熏洗1次,直至痊愈。共治疗2~10岁小儿脱肛24例,治愈21例,占87.5%,其余3病例病程超过2月,配服加味补中益气丸汤而愈。
8.烧伤石榴皮500mg,加水500mL,文火煎至250mL,滤过后置瓶中备用,据创面大小,将1cm?的纱布用药液浸湿一块一块贴于患处,直至痊愈,纱布块自行脱落,治疗45例(其中深Ⅱ度10例,浅Ⅱ度4例,Ⅱ度1例),均获痊愈。
【配伍禁忌】内热津伤、大便秘结及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胃炎、胃溃疡及年幼体弱者慎用;服石榴皮作驱虫用时,忌服油类泻剂及含有油脂的食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