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药材志》
【原料】鲜石榴皮15克(干品用10克)。
【制作】鲜石榴皮洗净,切片,煎汤或沸水冲泡,盖闷15~20分钟。
【用法】代茶频饮,连用3~5日,以痢止为度。泻痢初起腹痛,里急者忌饮。
【功效】涩肠止泻。适用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之久泻、久痢、脱肛等病症。
【注释】石榴皮,味酸、涩,性温。归大肠、肾经,有收敛涩肠作用,适用于久泻、久痢、便血及脱肛等病症。《本草纲目》载石榴皮能“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普济方》:“治久痢不瘥,陈石榴焙干,为细末,米汤调下。”据药理报告,石榴皮主要成分是鞣质,另有少量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和抗病毒,驱绦虫、蛔虫等作用。但它有一定毒性和致便秘作用,痢止后,即应停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