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接诊过一些低血压患者,造成低血压的根本原因在于气虚体质。当我将这一致病原因解释给患者听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即是:
“气虚也会造成低血压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通过前面的讲述,大家都知道了“气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若推动血液流通全身的原动力降低了,血液自然无法顺畅地流遍身体的各个角落,因此便出现了血压低的问题。
从医学角度来讲,血压的正常值应该是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如果血压经常低于标准值,即可判定为低血压。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很低,在4%左右,其中老年人群中此类疾病的发病率稍微高些,在10%左右。
低血压的症状包括:由坐位突然变成站位时,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耳鸣,常会感到疲劳乏力、头痛等,同时还伴有腿软、站不稳等问题。
缓解低血压的小秘方
第一。慎起居。低血压患者早晨起床时,切忌睁开眼睛便坐起穿衣,否则会出现头晕目眩等不适。最好的办法是睁开眼睛后,先活动一下四肢,几分钟后再慢慢起床。平时,也要注意避免从蹲着、坐着的姿势突然转变成站姿,应将颈部前驱到最大限度,再慢慢起身,30秒后再行走。
第二,调饮食。低血压患者的食盐摄入量可较正常人稍高一点,即每日食盐摄入量可高于6克;高胆固醇类食物也可适当多吃一些,例如,动物肝脏、蛋、奶油、鱼子、猪骨等,对升高血压很有帮助。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款茶饮--党参红枣茶。取20颗红枣,洗净去核,党参20克,与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1升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20分钟,去渣饮水即可。
第三,按摩神门。神门穴位于手 腕关节的手掌一侧,尺骨侧掌屈肌腱的桡骨侧凹陷处。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指端按住神门穴,其余四指握住手腕,大拇指指端用力按压此穴,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按摩5分钟。按摩的力度适中,以个人能承受为宜。
女性因其特有的生理特征,每个月都有一个失血过程,这也是造成气虚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中医角度来讲,女性的气虚常伴有血虚。这是因为气具有统摄血的功能,气虚时固摄功能降低,便会导致人体的血液、津液等物质异常丢失,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出血不止、还会伴有自汗、盗汗等其他气虚症状。
缓解月经量过多的小秘方
第一,服用乌鸡白凤丸。补血养气的上选中成药当数乌鸡白凤丸,该成药的主要成分是乌鸡的肉、骨,配上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等中药精制而成。女性月经量过多者,宜气血双补,但应以养血补肝为主,乌鸡白凤丸的妙处也在于此。同时爱美的女性服.用此药,还能使美丽永驻,容颜不老。
第二,按揉太溪。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的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时,需端坐于椅子上,一只脚搭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四指握住脚踝,拇指指腹按于太溪穴处,反复按压,每天早晚各按压3分钟。
感冒大家都不陌生,如果偶尔一次感冒,且几天便痊愈,身体健康状态如初,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大家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如果感冒的发病频率过于频繁,且每次感冒缠绵难愈,这就跟体质有关了。
《黄帝内经》记载: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意思是说,人体卫气充足,气血运行顺畅,机体抵抗力强不容易生病,健康状态较好。卫气虚者,身体无法抵御外邪,容易受寒凉刺激而致病。
这就是气虚体质会导致反复感冒的理论依据。
缓解反复感冒的小秘方
感冒分风寒和风热两种,在此我分开为大家介绍:
风寒型感冒:在饮食上可吃些具有发汗作用的饮食,以驱走体内的风寒邪气。我给大家推荐一款姜片葱段香菜饮,取葱白15根,香菜1 5克,生姜9克。将香菜择洗干净,葱白洗净,姜切片:将三者切碎,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15分钟,去渣喝汤即可。
每日2次,连服3天。
风热型感冒:可吃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饮食,如莲叶苦瓜瘦肉汤,取莲叶1张,苦瓜30克,猪瘦肉50克。将以上三者分别洗净,切片,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1小时,至瘦肉熟烂,可适当加些调味料。每日1次,连服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