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维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案

养生之家导读:张家维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案

【病案介绍】赵某,男,54岁,2002年8月4日上午10时30分在家人的搀扶下就诊。主诉右坐骨神经剧烈疼痛半年余,经内服中药及针灸治疗,疗效不显。查骶髂关节周围广泛压痛,俯卧提腿试验阳性,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临床诊断为右坐骨神经痛(骶髂关节损伤)。张教授根据患者疼痛部位为膀胱经所经过,先用三棱针于膀胱经井穴至阴(右)放血数滴,后据灵龟八法按病人来诊时间选用当时所开的申脉(双),配合后溪(双),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寸28号毫针针刺,过皮后提插捻转得气,留针30分钟,其间每10分钟捻转针体1次,以保持针感。

出针后患者原症状减轻,可自己行走。[李红,张家维.张家维教授针灸治痹效验针灸临床杂志,2003(8):34]

 52.png-sy

【分析点评】根据病情选用井穴和八脉交会穴治疗坐骨神经痛有良效。痹证为针灸科的常见病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以近部与循经取穴为主,辅以阿是穴,但疗效有时不是很令人满意。张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结合一些传统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并参考一些现代解剖学与神经定位技术,总结出一套治疗痹证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包括本案中井穴的应用。《素问·缪刺论》中说:“邪客于各经络而生病变时,可取各经井穴治疗”。故对于外邪入侵经络而导致各部位痹阻不通疼痛,尤其是剧痛的病症,治疗前可在各所属经脉的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而对于阴经,选其相表里的阳经井穴,本例患者取膀胱经井穴至阴正是此理论的临床体现。另外,本案亦包括八脉交会穴的应用。八脉交会穴就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条经脉之气相通的八个穴位,即内关、公孙、外关、足临泣、列缺、照海、后溪、申脉等。《医学入门》

中说:“周身三百六十六穴,统于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又言“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有关这八穴治疗痹证在《针灸大全》中就有记载:

后溪配申脉主治目内眦、项、肩等疾病,足临泣配外关主治目外眦、耳、颊、颈、肩等部疾病……”。选取八穴中与病相关穴位按灵龟八法定时开穴或按病人来诊时间按时开穴,配合局部用穴,治疗三叉神经痛、腰痛、胃脘痛、蛔厥、疝气、坐骨神经痛、热痹、头痛、落枕、软组织损伤及某些急性痛症或ˉ时吋尚不能明确病因的疼痛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