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洗澡可改善血瘀体质

养生之家导读:常洗热水澡,血液循环不淤滞——常洗澡可改善血瘀体质

有些读者朋友可能会说:  “洗澡,这谁不会啊,我每天都要洗澡,可血瘀体质也没见有什么变化啊?”我的回答是:你不会洗澡,不懂得如何利用洗澡来改善体质。我这里所说的洗澡,不是单纯地清理身上的污垢,而是要达到加快人体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活血化瘀的目的。下面,就请血瘀体质者跟我一同来探究洗澡中的奥秘。

大家千万要注意,我所说的洗热水澡,并不是要求大家把洗澡水的温度提高到人体承受度以上。过高的水温会使全身体表的血管迅速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易发生心脏病、高血压、缺氧的问题。洗澡水的最佳温度应与体温接近,即37摄氏度左右。血瘀体质的孕妈妈更要注意水温的调适,不要太高,以防发生胎儿缺氧,影响胎儿发育。血瘀体质者应避免洗冷水浴,以免使血管骤缩,加重血瘀症状。

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以15~30分钟为宜,泡澡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因心脑缺氧缺血而出现身体不适,甚至虚脱昏厥。

洗澡也要选对时机:饱餐后和饥饿状态下不宜泡澡,以免引发低血糖、低血压;劳动过后不宜立即洗澡,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应彻底休息后再洗澡,以免引起心脏病、脑供血不足;血压低时不宜洗澡,在高水温的刺激下,人体血管扩张,人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酒后不能洗澡,在酒精的刺激下肝脏功能降低,人体内葡萄糖的形成受阻,洗澡时葡萄糖的消耗量增大,机体会因葡萄糖缺少而出现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低血糖性昏迷;发热时不宜洗澡,当人体的体温超过38℃时,机体的消耗量增大,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洗热水澡,特别是患有严重心脏病、重度贫血、尿毒症、心肌梗死、急性肾炎、急性肝炎、癫痫等人,不宜洗热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