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儿饮食中应供给足量微量元素在109种元素中,构成人体内含量超过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称为宏量元素,有11种;其余14种称为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碘、锰、钼、钻、铬、硒、锡、硅、镍、氟和钒。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虽然含量极微,但却都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们是保持体内各种酶或激素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如铁是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又是多种酶的辅基。如体内缺铁就发生精神不振和贫血。镁缺乏可以引起肝细胞和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肿胀和神经肌兴奋性增高而表现肌肉震颜,手足徐动甚至全身惊厥。铜缺乏可造成小儿皮肤、毛发色素减退,厌食、腹泻,生长发育停滞,运动迟缓,视觉障碍,智力低下,贫血等。锌缺乏小儿出现食欲低下,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减少,骨骼钙化延迟,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硒缺乏会造成小儿生长迟缓,毛发稀少,还可使肝、肾坏死和心肌、骨骼肌变性。缺碘会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氟在体内是预防小儿龋齿,保持牙釉质硬度的重要物质。铬缺乏会使体重明显下降。缺锰的小儿生长停滞,骨骼发生畸形,甚至出现共济失调,影响生殖功能的发育。硅在体内与骨质钙化有关。镍缺乏体重减轻、毛发稀少,下肢变短增粗。
以上所述可知微量元素在体内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时会对人体发生重大影响。而小儿喂养中包括母乳、牛奶喂养的婴儿在内常常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尤其是单纯人乳或牛乳喂养的婴儿常易发生缺铁。长期腹泻、经常输液的小儿易发生缺镁。营养不良小儿,长期腹泻,长期单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和早产儿容易发生缺铜。单纯人乳尤其是单纯牛奶喂养或偏食的小儿容易发生缺锌。水质不好的地区小儿容易发生缺碘等等。因此在喂养小儿的食物中除注意蛋白质、糖、脂肪等营养素的供给外,还要特别注意微量元素的补给。这就要选择食品。
含铁多的食品有蛋黄,各种动物的肝。含镁多的食品有花生、谷类、鱼类、肉类、豆类等。含铜多的食品有动物的肝、鱼类和蔬菜。含锌多的食品有动物蛋白、花生和豆类。含硒多的食品是各种蛋白类食物。含碘多的食物有海带、紫菜、海蜇和蛤、干贝等,鸡蛋含量也较多。含氟高的食物有茶叶和各种海味食品。
含铬多的食物有酵母、肉和鱼类。这些食品可以根据小儿的年龄及当地情况加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