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芳香性药物研成细末,装在缝制得很鲜艳漂亮的布袋内,佩戴在小孩胸前,既可成为美的装饰,又可辟秽防病。民间把它称为“挂香袋”,中医则称之为“香佩疗法”。
利用“香佩”来防治疾病,实乃古之遗风。《山海经·西山经》就曾记载:“浮山有草,名曰。佩之可以已疠”。在发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时,考古学家发现椁箱和尸体手中有香囊、绢袋,内装有辛夷、桂、椒、茅香、佩兰等芳香药物其时人们已知用它“辟瘟祛邪”,防病健身。古人的“香袋”制作“十分精巧”,香袋、香囊、小荷包都是闺中小姐乃至公子少爷们喜爱之物,也曾是林黛玉赠给宝玉的爱情信物呢!
香佩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有悠久历史。三国时名医华佗在《中藏经》有绛囊盛安息香来防治传尸、肺痿、时气、瘴疟等病的记述。
苏州一家儿童医院近年研制出了一种“儿童防感香袋”(配方为雄黄、樟脑各3克,高良姜、桂皮、佩兰各7克,上药共研成粉末后,放入冰片2克,搅匀,装入小布袋内,每袋装3克,7天一换,连用3个月)经验证,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疗效。武警某总队医院用中药香袋防治儿童丘疹性荨麻疹126例,总有效率达88%;对虫咬皮炎、皮肤瘙痒症也有良效。其法:蛇床子丁香、雄黄、硫黄各10克,共研细末后放入冰片5克,每25克装一袋,易患皮肤病的儿童可经常佩戴。
在我国,民间亦流传着较多的香佩疗法验方,用六月雪31克,研为细末,制成香佩,常佩于小儿胸腹部,可疗疳积及小儿久痢;以马兰头16克,研末装香袋中,挂于小儿胸口,可治小儿流口水不止;用蜘蛛香1个花椒7粒制成香佩挂在小儿胸前,可防治口疮等。
奉劝年轻的母亲,不必为您的宝贝挂金锁戴玉佩,还是绣一个精美的小荷包,装上防治疾病的良药,才是护身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