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加减治小儿发育不良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先天禀赋的强弱是导致小儿肾虚病证的主要因素,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案1

赵某,男,2个月。患儿因动胎7个半月出生,保温箱放半月余。2个月后,瘦弱不堪,哭声低怯吮吸无力,头不能举,求用中药治疗。

辨证:先天不足,肾气不充。

:::治则:补肾阴,健脾胃。

处方:熟地12g,生地12g,山茱萸12g,山药12g,茯苓9g,丹皮9g,泽泻9g,焦山楂、炒麦芽、神曲各10g,鸡内金10g,藿香10g,钩藤10g,僵蚕10g,蝉衣5g.上诸药共为粗末,分为20份,每天1份,水煎3次约50ml,频服。

1月后,小儿哭声渐大,吮吸有力,出被不易感冒。继服上药至8个月,患儿头能举,哭声洪亮,食寐如常。遂停药至2岁,虽经西药补钙治疗,囟门仍不合,齿出不全,语迟,不能独立行走。又将上药改为散剂,每日服3次,每次3g,开水送服。

服至3岁,上述症状消失。服至4岁步态才稳健如常。

案2

张某,3岁,出生前动胎流血,服保胎药后,足月产,出生后,一直瘦弱,多方治疗,2岁前一直服鱼肝油、钙糖片,仍然行走不稳,牙齿未出全,语言不清,面色无华,发稀疏无光泽,食纳时好时差,夜间哭声不休,烦躁多动,手足潮热,汗多,舌尖红,便秘,脉细弱而疾。处方:生地6g,熟地6g,山茱萸6g,山药6g,茯苓4.5g,丹皮4.5g,泽泻4.5g,知母3g,地骨皮10g,青蒿(后下)3g,鳖甲6g,琥珀1.5g,水煎3次,合之约半茶杯,频服。1日后,哭闹、手足潮热、自汗诸症有所改善。上方改为散剂,每服1.5g,1日3次,开水送服,半年后,以上诸症基本消失,健康如常。

按语:五脏为人身之本,肾为五脏之本。先天禀赋的强弱是导致小儿肾虚病证的主要因素,先天禀赋在小儿肾虚发病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小儿为稚阳之体,阴又未充,稚阴易耗,地黄丸为补阴主方,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为三阴并治之剂,开合通补之方。小儿发育迟、齿迟、语迟、行迟、年大而门不合,手足潮热皆为先天禀赋不足,肾阴虚弱之故遵钱乙之论:“肾主虚,无实也”这一小儿生理特点,用地黄丸汤)补小儿肾阴不足,促进小儿正常发育,无不效验。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