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加减治风湿病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玉屏风散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和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风湿病

风湿病是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影响关节、心脏,其次为皮肤、血管、浆膜及脑等组织器官。本病常反复发作。风湿病初起1~4周内常有咽峡炎、丹毒等感染病史。急性风湿病可有下列表现:①发热:可有高热、中等度发热或低热,常伴有多汗症状。②关节炎:典型的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常影响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热、肿、痛。红肿消退后,不留永久病变,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典型者仅有关节酸痛。③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症状轻重不一,可出现心悸、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心包炎可有心前区疼痛,并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④皮肤损害:出现环形红斑见于躯干或四肢近端,呈不规则圆圈状,周围红,中央淡,在1~2天内消失,可反复出现。

皮下小结见于关节附近的长骨隆起处,分布对称,在皮下隆起,活动不黏连,数量不等。按之有痛感,常在数周内消失⑤舞蹈病:发作时肌肉出现不自主、不协调、无目的性的运动,常见于女孩,为风湿病的脑部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

【病案举例】

1.尹某,女,67岁,1989年2月10日初诊。上肢关节酸困,手指关节疼痛半年余。遇冷疼痛加剧。曾服西药消炎痛及中药治疗症状减轻,近又复发。舌淡红苔薄白,脉潘细证属气血不足,风寒湿侵袭,痹阻经络关节。治宜益气健脾,祛风胜湿,佐以补气活血。处方:防风10g,炒白芍12g,生黄芪18g,当归15g,桂枝10g,片姜黄8g,羌活10g,川芎8g,威灵仙12g,炒白术10g,骨碎补10g,松节15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3剂,3日1剂,水煎服。

2月13日二诊:上肢酸困及关节疼痛均减轻前方既效,守方更进,黄芪加至25g,增入酒炒桑枝30g,络石藤30g,以宏其力续用9剂,诸症皆愈。

按:本例痹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表明标实本虚。故选取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当归扶正固本,配伍羌活、威灵仙、片姜黄、松节、桑枝等祛风、散寒、燥湿、通络治标,祛邪而不伤正,固本而不留邪,因而取得了满意疗效。

王某,男,48岁。因双膝关节疼痛不能步行,于1996年1月3日前来就诊。自述患风湿性关节炎5年时轻时重,近日发作,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背脊怕冷,面黄少华,气短乏力,大便稀,每日2次,食少眠差,舌淡苔白,脉细弦证属痹证日久,肝肾亏虚,风湿阻遏,不通则痛。治宜益气固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化裁:黄芪30g,白术5g,桂枝15g,杭白芍15g,桑寄生15g,补骨脂15g,防风10g,独活6g,陈皮6g,炙甘草6g,细辛3g,生姜3片,大枣5枚。连服6剂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守原方继服后行走自如,随访两膝痛已消失。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