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阳痿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这种疾病的医案和配方各是什么?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阳痿

阳痿是阴茎痿弱不用,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不能进行正常房事的一种病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胆湿热、肾气亏虚等,致使宗筋弛纵所引起,是男科的常见病之一龙胆泻肝汤对于由于肝胆湿热引起的本病有较好疗效。

【临床应用】

傅氏2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阳痿86例,龙胆草15g,栀子10g,柴胡10g,泽泻12g,车前子(包煎)10g,黄柏9g,黄芩10g,蛇床子10g,木通12g,牛膝10g,苡仁20g,当归12g,生地12g,蜈蚣1条~2条(研末冲服)。加减:大便秘结去当归加大黄(后下)10g;小便不利加瞿麦、萹蓄各15g;皮肤发黄、瘙痒加茵陈15g,苦参12g,土茯苓30g。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86例中治愈12例,占13.95%;显效36例,占41.86%;有效22例,占25.58%;无效16例,占18.60%。总有效率为81.40%。

【病案举例】

1.周某,男,28岁,工人,1990年12月18日初诊。新婚2月余,因阴茎萎软不举不能同房。追问其病史患者5年来一直在南方,

某省做工,因居室潮湿,出现阴囊发红微肿,汗出瘙痒,并有下肢酸困。舌苔黄稍腻,脉象弦数。此属湿热下注、宗筋弛纵所致。治拟清化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车前子(包煎)、栀子、泽泻、丹皮、生地、萆蔛各10g,柴胡8g,黄柏12g,苦参20g服药6剂病情减轻,继服10剂而诸症悉愈。次年春节前患者告之已喜得子

按:足厥阴之经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属肝络胆。该病所发部位乃是肝经循行之处。患者久居湿地,日久化生湿热,蕴结肝经,而致宗筋弛纵。正如景岳说:“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二三耳。参合舌脉,本病当属湿热所致,故采用清化湿热法,效如桴鼓。

2.李某,男,45岁。主诉:阳物举而不坚,坚而不久已1年,近2个月阴茎难以举起。曾自服补气壮阳之品无效,伴有口苦纳差,呕恶腹胀,胁肋胀痛,阴囊潮湿,舌荅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热阳痿,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处方:龙胆草12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生地15g,车前子(包煎)10g,泽泻10g,木通10g,炙甘草6g,当归12g,萆薢10g,菖蒲10g,益智仁10g服用6剂后口苦纳呆、呕恶腹胀症状明显好转,同房时阳物已能勃起,但尚不坚,原方加阳起石20g,淫羊藿15g.6剂后阴茎勃起有力,房室生活正常14

按:阳痿乃宗筋为病,而宗筋又为肝肾所主,阳痿之病与肝肾二脉的关系甚为密切。阳痿患者中大多存在假性阳虚症状,此时若用辛热壮阳之品,虽可取效一时,但遗患无穷。本例患者嗜烟酒,经常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且性情急躁,肝火炽盛,横逆犯胃,影响脾胃运化,致湿热内生,此是本例阳痿的主要原因,肝郁则疏泄无权,肝经不畅,湿热内生,则宗筋失用湿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久病湿热则肾阳亦虚。本例选用龙胆泻肝汤,可使湿热得清,郁滞得疏,肝之疏泄如常,气血化生旺盛则充养筋膜。治疗过程中湿热已除,则肾虚亦现,故治疗后期在原方基础上加用阳起石、淫羊藿等温肾壮阳之品以收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