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
扁平疣俗称瘊子,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上突出的病变。
由于好发于青少年,亦称青少年扁平疣本病多发于颜面部,手背或前臂,大多骤然发生,皮疹为帽状针头至绿豆或稍大的扁平光滑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质硬,正常皮色或淡褐色表面多扁平光滑,可因搔抓而自体接种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病程呈慢性,可自行消退,消退前搔抓明显,愈后不留痕迹。
【病案举例】
韩某,男,36岁。右手小指第一关节处背面皮疹10余年,其状扁平,如豌豆大,肤色正常,因无痛痒而未予重视。近年来,右手各指多处出现皮疹,均发于关节处,或小如粟米,或排列成串,微痒,夜间尤甚,且左手亦染。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以“治疣擦剂”及鸦胆子等外治,用药半年有余,虽表皮已去,但丘疹依然。于1993年4月前来就诊,按常规拟平肝清热之法,投磁石、代赭石、珍珠母、草、野菊花之类。患者服药2剂,大便次数增多且便溏,只得停方再诊。观其舌体胖大,苔微黄,脉弦而缓。疑有肝胆湿热之证,予龙胆泻肝丸4瓶内服。服药期间,大便成形,日1次,皮疹也似有萎。再投6瓶。药尽复诊,见皮疹明显变平变小,继用4瓶,皮疹全消。随访半年,无复发。34
按:通常认为,扁平疣乃风毒之邪与肝热相搏于肌肤所致,内治多用平肝活血清热之法。但从本例分析,脏腑功能失调、内有肝胆湿热,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上,应先除肝胆湿热,使风毒之邪无所附着,则疹自退、病自愈。若单纯外治实乃弃本逐末,往往难以奏效。同时,临床用药需详辨虚实,对正虚邪实不堪攻伐之体,治以丸剂且间断用药,能达到祛邪不伤正之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