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颈椎病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这类患者轻则常常感到头、颈、肩及臂麻木,重则可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根据病理变化,颈椎病可分为5型: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其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如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先天性颈椎畸形等,慢性劳损以及急性损伤等。

【临床应用】

熊昌源等2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例,治疗最初3周配合枕带牵引。1日1次,每次30~40分钟,牵重3~5kg,低枕而卧,忌肥甘酒食。治疗4~11个月结果痊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

【病案举例】

陈某,男,47岁,工程师。患者于3个月前连续伏案写作3天后颈项僵痛,但尚能忍受,继续低头笔耕,5天后突然眩晕,恶心,头不能动,动则眩晕。某医院按美尼尔综合征治疗1周无效。复诊X线照片检查发现颈椎肥大,诊断为颈椎病,行颈枕带牵引,内服骨质增生丸,历时3周无效。患者先后到过3家医院,经按摩、针灸、理疗和多种药物治疗,但病情日渐加重。1周前突然晕倒1次从此眩晕频作,耳聋耳鸣,头目不清,恶心欲吐饮食无味,尿短尿急。到我院就诊时患者精神倦怠,面黄肌瘦,颈压痛,活动受限,欲使头向左侧旋转须头身一起转动,舌红苔黄腻。病属肝经湿热郁滞,治当清利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法半夏、黄连,每天1剂;配合颈枕带牵引。10天之后,头重渐减,头目时清原方再进10剂,诸症大减,眩晕只间歇发作,不再恶心欲吐。停牵引,原方去黄连、法半夏,加葛根、薄荷、钩藤、生姜,连服10天除偶而眩晕、有时耳鸣之外,其余症状尽除。时值患者须出国考察,即以上方为丸,随身携带而服。1月后归国复诊,眩晕已除,耳鸣尚存,继续以原方为丸,服至1月,耳鸣消失,随访半年无恙。

按:椎动脉型颈椎病肝经湿热证,临床所见此证病例甚少。若无肝火兼挟湿热,无须清肝利湿,则为本方所不宜。“古人治病,泻邪必兼顾正,否则邪祛正伤,恐犯药过病所之弊,故本方以归、地养血,甘草缓中气,且调和诸药。使苦寒之性不伤胃气耳”(《成方便读·卷三》)。但也有人认为,本方毕竟苦寒药多,易伤脾胃。经疗,本例病人虽症状明显减轻,但现脾胃虚弱之象,只好改方而治。

由此可见,以本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推病肝经湿热证,应当注意“中病即止”,毋使过剂。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