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神经性耳鸣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文某,女,52岁,1992年3月11日诊。诉耳鸣如蝉半年余,每夜深人静之时更甚,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案1

文某,女,52岁,1992年3月11日诊。诉耳鸣如蝉半年余,每夜深人静之时更甚,劳累后加剧,耳鼻喉科诊为神经性耳鸣。患者伴食少纳差,神疲乏力,月经已绝4年,腰膝酸软,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辨证:脾肾不足,气虚下陷。

治则:补脾益气,固肾通窍。

处方:炙黄芪50g,潞党参、菟丝子各30g,白术、当归、杜仲各15g,炙升麻、炒柴胡、陈皮、砂仁、益智仁、川芎各12g,石菖蒲、炙甘草各6g

服药8剂,耳鸣消失,诸症减缓。随访至今一切均好。

按语:耳鸣多分虚实两类,虚证多责之于脾肾不足,中气下陷不能上聪,实证多责之于肝胆水旺、心火亢盛。从证候上鉴别,虚证耳鸣,其鸣如蝉,实证耳鸣,鸣音高频,临证之时,不可不辨。此例中年妇女,七七任督脉虚衰,阳明不足,其鸣如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结合舌脉,诊为脾肾不足,中虚下陷不能上濡耳道,故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仁、杜仲、菟丝子、砂仁等治疗而取效。

案2

言某,女,57岁,1999年8月12日初诊。耳鸣、听力下降、耳痛2月余。2月前因感冒、鼻塞流涕在五官科予鼻腔引流治疗,同时予青霉素抗炎治疗后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疼痛。

即予对症处理及中药治疗均无效,仍耳鸣,听力继续下降,伴头晕,神疲乏力,遇劳加重,纳呆,四肢困倦,大便稍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脾胃虚弱,清气不升。

治则:补中益气,升举清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白术、党参各20g,升麻、柴胡、当归各10g,石菖蒲、苍耳子、白芍各15g,陈皮、炙甘草各6g7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药后精神转好,头晕、神疲乏力、四肢困倦、纳呆症状减轻转,仍耳鸣如蝉,听力稍好转,大便正常。方已对证,续用上方加天麻、杜仲、巴戟天各15g。连服3月后耳鸣、听力均好转,诸症消失而愈。随访1年,身体健康。

按语:本例属脾胃虚弱,清气不升,阳气不能上奉清窍,故耳鸣如蝉。脾弱运迟则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胃虚则纳呆、便溏;脾主四肢,脾阳不实四肢则乏力,劳则伤及中气,故耳鸣加重;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气虚证。

以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升发清气,酌加祛风、清心开窍、补肾之品,使耳鸣得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