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45岁,1999年11月8日初诊。咳嗽,气短,痰多,反复发作2年余。2年前患感冒发热愈后,遗咳嗽时作,痰多稀白,每遇风寒及晨起发作较甚。西医诊为支气管炎。曾用抗菌消炎针剂及止咳中成药,疗效不佳半年前开始自觉气短,稍劳累咳嗽更频,咳声低微,痰多,色白清稀,伴汗多神疲,纳少便溏,舌嫩白淡、苔少,脉虚大。诊断:气虚咳嗽。
辨证:久病肺弱脾虚,中阳失运,痰阻肺脏,宣降不利。
治则:补脾益肺,升清温阳,运化痰湿。
处方:党参、黄芪各30g,白术、法半夏、苦杏仁各15g,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各6g,当归10g
3剂,每天1剂,水煎2次分服。二诊:药后咳嗽、气短均减轻,诸症改善,效不更方,再进3剂而愈。
按语:补中益气汤具有甘、补、温、运、升的特点,符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尤以升阳之功而异于其他补气之剂。本方可用治病机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气虚不摄的各种病证。
临证应根据兼症不同,灵活运用。
![]() |
|
---|